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在本书中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点比较集中。主要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由于税法涉及税额的计算,因此,各种题型均会涉及计算问题。主要考点为:税收的特征和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和税收法律责任。第一节税收概述2、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3、税收的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1.强制性。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令,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2.无偿性。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将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收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原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也不再直接偿还给原来的纳税人。3.固定性。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义务人、计算纳税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规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适用期限,是国家的一种固定的连续性收入。4、税收的分类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1.税法的概念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力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1)税法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机构(2)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调整税收分配关系。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联系: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则是税法的主体内容;税收依据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保障。区别: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税法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税收反映经济利益关系,税法则反映权利与义务关系;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二)税法的分类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1)税收实体法——针对某一具体税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税收程序法——不针对某一具体税种,而针对税务管理程序。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1)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法(2)税收行政法规——××条例,××暂行条例(3)税收规章——××办法(4)税收规范性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部门规章,不属于本办法所称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效力排序: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1项)——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1.征税人——“征税”主体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收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2.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包括个体经营者)、法人3.征税对象——征税客体,课税对象纳税的客体,也就是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征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例题单选】我国税法要素中,用来明确征税的具体范围,确定征税对象适用不同税率的要素是()。A.税率B.计税依据C.征税对象D.税目『正确答案』D5.税率指应纳税额与计税金额(或数量单位)之间的比例,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3)累进税率,是指按照纳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一般多在收益课税中使用,有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和超倍累进税率四三种形式。我国现行税法体系采用的累进税率形式只有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如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①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税款。例如目前我国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执行5%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②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