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仅靠朋友圈评论,一个月平均招到6位学生传统招生方式主要利用传单进行宣传,但是一张传单的阅读时间是2秒,对大脑的刺激非常小。相反,线上的微信文章,阅读时间为1分钟,传递信息更有效。本期我们聊一聊如何运营朋友圈。我们为什么总是打开朋友圈?许多人每天要打开朋友圈十几次,所以,朋友圈是我们必须要拿下来的战场。为什么我们每天像着了魔一样打开朋友圈十几次?朋友圈可分为两类人:熟人和生人。对于熟人,看朋友圈,其实是满足了我们窥探别人隐私的需求;对于生人,朋友圈满足了我们扩展人脉、获取信息的需求。微信官方有数据称,80%的人会通过朋友圈阅读信息。从营销来说,微营销就是借助自媒体,建立自己的品牌,进而传播自己的口碑。相比传统传播媒体,自媒体传播可以让口碑传播速度提高百倍千倍。如何让你的朋友圈吸引家长眼睛?人人都爱听故事,朋友圈是个一个碎片化信息平台,大量信息会在上面出现。一些简短的句子、图文、故事,会因为有画面或者情节,更容易引发阅读且更容易吸引家长注意。我认识一位徐州的校长,他就比较擅长通过故事来编写朋友圈状态。他现在每天评价发布三条内容:第一条是关于教育的寓言故事;第二条是学校学员的提分经历或者家长教育孩子的历程;第三条是关于老师的成长历程、授课经历等。通过故事化描述,评论往往都在10条以上,家长也会咨询一些课程的问题,每月都可以给他带来几个稳定的生源。上面这条朋友圈是关于教师对教学的总结,如果直接写“孩子接触英语的第一年如果成绩……”,这种说教式的内容,在朋友圈里见得比较多,关注度也不会高。如果加上背景、人物、情节,就增加了图文的可读性和可趣性。故事的结尾可以进行一些学校软文的灌输。朋友圈写什么故事?教培机构最大的素材来源是学生。学生的变化肯定有很多孩子来机构上课以后,提升了自己的成绩,学习习惯也有了改善,可以以此为素材。学生价值观00后学生价值观问题,也是家长比较关系的话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总结一些案例,通过故事性的语言,传播一些比较好的家庭教育理念。2励志故事成功的教育理念、某些家长的困扰、家长和老师的沟通除了学生之外,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了。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很多家长有许多比较好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和家长交流来收集这些素材。比如王妈妈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李爸爸如何为孩子选文理科,家长和家长交流,其实是最容易产生共鸣。开业历程个人开校历程、教育理念的改变、培训老师的经历,可以将自己从事教培行业的见闻,心路历程,写成一些小故事发布出去,包括开校的经历、教育理念的变化或者培训老师的一些经历教育经历老师在工作中,每天都需要教研、备课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可以要求老师记录一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想,同事之间转发到朋友圈。老师每人一周写一条,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内容产出。生活故事有的校长经常也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故事来吸引眼球,但大多故事都是脱离教育主题的,这样的吸引带不来关注,反而会降低你在家长心里的地位。一味地哗众取宠是不可取的。要用心去观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好内容产出。有个校长朋友曾经在朋友圈发布寻狗启示,收到了几十条回复,竟然最后招到了3个学生。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提出过一个称为“好人效应”的销售法则:当用户给你一个小的帮助时,他会倾向于给你一个更大的帮助!当销售人员进门推销的时候,被拒绝的概率肯定非常大。如果他先进门要杯水或者借厕所用一下,当主人给她提供一个小的帮助的时候,往往能更加促进产品的销售。比如:“马上要进入寒假了,各个学校的寒假放假是怎么安排的呢?麻烦各位家长告知一下。”通过这种方式,给家长一个帮助我们的机会,家长在回复的时候,可能会提前想到给孩子寒假补课的想法,这样就有可能带来咨询。朋友圈如何写故事?恐惧营销是一种很容易被滥用的营销方法。比如,当我们告诉家长:“孩子不学习书法,在高中就少了一个升学的途径。”家长并不会很在意,相反家长可能就会更注重孩子文化课的成绩。但是你告诉家长:“学习书法,可以在高考时再提高10分”就容易勾起家长让孩子学习书法的需求。这里分享三个朋友圈恐惧营销的原则:A::释放恐惧:当前就有可能发生!B:增加紧迫感:很可能频繁发生!C:威胁的易遭性,往往比严重性更容易受人关注。举个例子如果你告诉家长:“孩子一年级不学英语,孩子英语以后就跟不上。”这样家长感觉这种威胁还没有迫在眉睫,就不会产生一种恐惧感,也就没有消费的冲动。如果你告诉家长提前学英语,对孩子勇于表现自我很有好处,这样就会让家长感知学习英语带给孩子当前的益处。如果你在中考之前,宣传:如果孩子中考前不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考就容易发挥失常,然后再推出自己的串讲班,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