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保倡议书环保倡议书篇1中华民族同胞们:先古诗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亿万年地壳运动,上天恩赐广袤无垠的蒙古青藏新疆高原绿色草原,使它成之为中华民族国家地理的天然屏障,亦成为内陆平原取之不尽的水源宝库和地理肾脏。《史记·匈奴列传》中记:“匈奴,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从远古文明诞生那刻起,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文明亦与华夏农耕文明相谐相合相辅而存在。北方游牧民族,以“万物有灵”“尊重自然”为生存文化理念,数千年来逐水草而居,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生来融入天地自然,准确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进化理论。当一种文化理念溶入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成为其日常生活习惯及行为规范时,就体现出老子那句名言:“道可道,非常道”,那就是常说的:天理。我国近四亿公顷的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四十一点七,这是一个浩大无比的陆地生态系统,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建设和关乎到子孙万代的生态安全战略。大面积的天然草原覆盖了辽阔的中国北疆,是整个国家地理所依偎的重要生存屏障。祖祖辈辈生存在北疆草原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这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当代生态学界,研究出一个叫“拾壹律”生存定律:当地球的自然资源只消耗十分之一情况下,地球才有可能自行恢复被消耗的那个“一”,才可持续再生,一旦超越这个“一”的界线,整个地球的生态将面临危险,将失去恢复的功能。游牧部落数千年来无形中遵循这“拾壹律”,以“诗意的.栖居”方式,保护了自己的生存草原。然而,近现代疯狂的工业文明崛起和垦耕矿业的冲击下,这一“拾壹律”定律已然被远远超出,草原和地球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知道,草原生态极其脆弱,年降水量仅仅一百上下毫升,早已经不起人类一再折腾、啃食、吞灭,沙化、退化、荒漠化日趋严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如果原上草只枯而不荣,毁之殆尽,那我们将丧失的不仅是草原,而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机遇生态保障。草原,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功能多样,占据地球上森林、荒漠、冰原间广阔的中间地带,在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草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生态屏障资源。“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固此,我们在这里强烈呼吁并倡议:谨遵祖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像爱护你的眼睛一样爱护草原,保护你的生命一样保护草原生态!让我们谨记:保护草原,人人有责;保护草原,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保护草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珍惜草原资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和谐社会。让绿色草原,永远陪伴你的绿色之梦绿色人生吧!倡议人:xxx20xx年xx月xx日环保倡议书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当你流连于风光秀美的校园中,当你沉醉于桂香袭人的学院路,当你漫步于芳草遍地的校园春景,当你徜徉于气象宏伟的象牙塔中的时候,你为自己是一个华农人而感到自豪吗?我们生活在华农,我们生活在天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地方在遭受着各种污染,环境日益恶劣。跨出校园,有害气体还在一些厂区弥漫;身边实景,废水、污物使南湖严重污损,白色垃圾还在蔓延┄┄所有这一些,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是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青年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广泛参与。我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社会主义新人才——大学生,作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青年学子,在20xx年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绿色协会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及各种环境组织发出以下倡议:让我们努力做到“三不”、“三少”和“三个一”:不往河道倾倒污物,不用含磷洗衣粉,不乱扔废弃电池。少用一只塑料袋,少用餐巾纸,少用一次性木筷。向家人做一次环保宣传,参加一次环保行动,为环境出一份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20xx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一个热点话题”,英文原文主题:“MELTINGICE-AHOTTOPIC?”。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今年的减排任务和配合20xx年环保重点工作,我国确定20xx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家园,就是保护自己;热爱家园,就是热爱生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以节电为荣――省一度电,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贡献。以节粮为荣――爱惜粮食,让节俭美德代代传。珍惜纸张――参加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养成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能源,维护环境整洁。爱护一草一木――做绿色使者,保持空气清新。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构建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