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肠方保护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减少术后转移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固肠方保护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减少术后转移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的开题报告.docx

固肠方保护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减少术后转移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固肠方保护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减少术后转移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随着化疗技术的不断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也成为了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减弱是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细菌易位、肠道炎症反应等问题。这种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化疗患者术后转移的风险,降低了化疗的疗效。因此,寻求一种能够保护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的策略,对于术后化疗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固肠方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护肠道粘膜等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固肠方在化疗后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功效,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体内免疫力等,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固肠方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三、研究内容及方法3.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固肠方干预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化疗周期之前和之后,两组患者将分别进行临床指标、肠道菌群及免疫检测。3.2研究方法3.2.1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3.2.2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确诊为大肠癌;2)接受肠道癌根治术;3)年龄在18~75岁之间。排除标准:1)有肠道疾病史;2)化疗方案改变或中断;3)并发其他重要疾病;4)无法完成检查和随访。3.2.3干预方法固肠方干预组:在化疗周期前3天至化疗结束后2天,口服固肠方。对照组:口服安慰剂。3.2.4研究指标1)临床指标:包括化疗周期前后的身体质量指数、血常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2)肠道菌群: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组成变化。3)免疫检测:检测血液中IL-6、TNF-α、IFN-γ等免疫指标的变化。3.3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肠道菌群及免疫学检测结果,考虑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肠屏障功能的相关因素。四、研究意义与预期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固肠方干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一旦证明了固肠方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机制,将为将来生物医药、新药研发、治疗策略患者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同时,为病人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并有利于提高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