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深基坑降水方案与施工工艺浅谈深基坑降水方案与施工工艺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开挖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好降水施工,将会对基坑的开挖支护以及工程基础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深基坑的降水方案与施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原则和深基坑降水中的问题出发,针对深基坑降水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关键词:深基坑;降水方案;施工工艺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常常因为地下水位较高,而基坑的开挖深度较大,从而引起地下水喷涌而出,这样的情况给基坑的继续开挖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基坑开挖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深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的防止地下水问题。与此同时,要更加注意降水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且对施工中会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对应的解决对策,确保深基坑降水施工质量,做好质量控制措施和降水应急预案。一、深基坑降水设计原则在建设工程中,对深基坑降水方案进行设计时,经常都会采用坑外大直径井管降水,为了确保深基坑在开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水,需要利用降水井作为维护结构,来保证工程的安全与施工进度。同时为了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要及时降低基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以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降水过程应伴随主体结构施工过程的始终,待顶板覆土后方可停止降水。其中降水井的结构组成主要有沉淀管、滤水管与井壁管,沉淀管主要起过滤而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二、深基坑降水中的问题1、土的侧压力系数土的侧压力系数是指土体在无侧向变形的情况下,侧向有效应力与垂向有效应力之比,它是反映地基土中水平向应力变化的重要力学指标。侧压力系数是用来计算土体变形的,是准确确定地下围护结构和挡土结构土压力以及桩基侧向摩擦阻力所必须的基本参数,它应用于土体变形、重力式挡土墙、堤坝、基坑工程、矿山等实际工程的设计计算中,并且受到土木和岩土工程领域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经有关实验表明,随着降水深度的增大,各层土侧压力系数K0值变化在不断减小,降水对侧压力系数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2、地面沉降深基坑降水会引起地层地面沉降,而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基坑降水及由此引起的渗流使土中有效应力改变是基坑周围地表发生沉降的根本原因;也有是因为二维稳定渗流理论推导出基坑工程井点降水引起水位降低空间分布的,利用有效应力原理,简化计算分层总和法形式的公式,建立地面沉降计算模型,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三、深基坑降水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1、降水井的布置原则在满足基坑降水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将降水井设在基坑外檐1.5m范围内,沿基坑四周环形布设,便于操作和维护,且封井简单。考虑到坑内布井井管暴露长度较大,要求井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并且在开挖过程中不便于保护,故基坑中采用先降水后开挖,再降水再开挖的施工方法。2、施工工艺流程(1)放线定井位、埋设钢护筒采用经纬仪及钢尺等进行定位放线。(2)挖泥浆池和泥浆沟泥浆池的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但必须保证其离基坑开挖上口线的安全距离,确保其对后期基坑边坡的开挖及支护不会带来不良影响。(3)钻机就位钻机中心位置尽量与所放的井位中心线相吻合,偏差不得超过50mm;先对钻机进行垂直度校验,确保钻杆垂直度符合要求,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4)成孔以上各项准备就绪且均满足规定的要求后,即可进行井孔钻进施工,为保证洗完井后,井深满足设计的要求,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加深。(5)下放井管井管为直径400mm无砂砾石(波纹管)滤水管,底部2m作为沉淀用。在混凝土预制托底上放置井管,四周拴10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密封,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4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300mm,井口加盖。(6)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采用水洗砂料,粒径为2~5mm,含泥量<5%,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层层填实,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或小车下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7)井管四周粘土封井在离打井地面约2.0m范围内,井管四周采用粘土填充密实。(8)洗井在以上各项均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洗井工作,防止井孔淤死。在冲击钻成孔中,孔壁有少量泥皮,其会影响抽降效果,要通过洗井将泥皮洗出。洗井采用空压气举法。洗井时要将井底泥砂吹净洗透洗出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