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教导处工作计划(4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秋期教导处工作计划(4篇).pdf

2024年秋期教导处工作计划(4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秋期教导处工作计划月河一中____年____月____日一、指导思想坚持以____和____、____为指导,全面____,以“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为契机、突出“管理、质量、效益”,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全面____教育方针,认真____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新课程的研究,强化目标管理,深化新课程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强化“”纪律与责任”意识。深入开展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的活动。巩固提高“两基”实施水平,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重点:1、在校生巩固率力保____%以上,学生辍学率控制在____%以下。2、强化常规教学和教研,按照新课程标准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管理,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的建设,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示范校活动。3、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强化课堂教学研究,总结和推广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规范建立学生综合性发展目标评价档案。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一)、注重实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门课程均属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思维及素质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把握学科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抓好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组织重温教学常规,落实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制度,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情和学情,并及时将评价情况反馈给教师,督促其改进工作,增强教师的质量责任制意识。3.加强教研组管理。教研活动重在正常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要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做到有计划、有记载、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每次活动做到定主题、定主讲、定时间、定地点,内容要形成专题化、系列化。(二)、关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每个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体现,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在社会的声誉和形象。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作为我们教导处中心工作来抓。1.坚持学校领导干部集体调研课制度,课堂上教师能抓住重点、难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本学期校内研究课都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为主题,加大随堂听课力度,听课后要及时与上课者交流、反馈信息,认真评课、指导。2.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加大辅导过程的管理力度。努力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发展得更快,提高学科竞赛的质量。重视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重视对插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工作,健全档案,制订计划,提出转变措施,定期进行动态分析,切实做好转化工作。特别要重视对思想上后进生的法制与规范教育。3.建立质量监控制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导处将根据调查月考情况将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部分班级进行跟踪监控。同时,加强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逐步形成校本资源库。(三)、抓好落实,建立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加强文化学习,建立学习型学校。鼓励教师每周参加学习会,每学期精读一本教学名著,每月选读一本教学期刊,写好一篇读书笔记,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增加教学底蕴,提倡经常撰写教育随笔、论文,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其它的学习,培养更有文化味的教师人才。2.抓实业务培训。⑴重视学科培训。建立学习型教研组,继续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学科课程的框架和特点,不断体验各学科的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多方位的研讨并开展较为详细的教材分析,为课堂成为“浓缩的精华”提供保障。⑵创造条件,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请专家来校作讲座,上示范课;也让骨干教师走出去与兄弟学校作教学上的交流、研讨,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教学科研、培训等校本教研,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引领教师对新课程、新课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⑶结合校本研究进一步开展“五个一”工程,读一本教育名著,写出读书随笔,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写出教育教学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成长感悟。3.拓宽视野,拓展研修空间。鼓励跨学科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听课,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