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工作计划模板集合7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写工作计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整理的小学工作计划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我校积极响应市、区教育局的号召,进行了教师全员参与的岗位大练兵活动。为更好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特制定本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按照区“队伍建设年”相关要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以“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为主题,以校本培训焦点,以研修活动为载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开展研究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二、练兵目标1、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专业能力。2、通过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构建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练兵内容1、教材解析能力专题学年组、教研组教材分析会英语团队阶梯备课活动展示2、学情分析能力专题推门听课月调研成绩质量分析会3、布置作业能力专题各学年组、教研组综合实践作业设计4、评课能力专题数学团队观课、议课活动展示语文团队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活动5、教师基本功能力专题计算、钢笔字、粉笔字。四、保障措施1、激发教师参与热情。教师岗位大练兵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让教师充分认识岗位练兵活动的重要性,动员教师人人参与,努力营造全员教师大练兵的良好氛围。2、大练兵活动与校本研修互动。校本研修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练兵活动要立足校本,研修整合,以研促修。通过岗位练兵,深化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提升校本研修的质量与水平。3、练兵活动与本校教师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岗位练兵工作要紧紧围绕我区小学教学工作主题“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而开展。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着力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练兵的成效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焕发生命的活力。4、注重过程性积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必须在过程上下功夫,注重过程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充分用好《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记实手册》,记录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进程。5、加强岗位练兵的管理。岗位练兵活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岗位练兵^领`导小组,更好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小学工作计划篇2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为了让教师和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形式多样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介绍,进一步营造长幼有序、尊师重道的礼仪风尚,激发学生的内在自觉,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活动目的:通过青年教师穿汉服,表演汉礼,及对汉文化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汉文化,重申中国乃传统礼仪之邦,教导学生要懂得长幼有序尊师重道;在提高青年教师服务意识的同时让老年老师感受到青年人的敬爱之情。三、活动主题:礼乐人生,献礼重阳四、活动时间:xx年10月26日五、活动内容:1、青年教师提早到校,更换汉服。总护导穿汉服在校门口迎接学生。2、升旗仪式活动具体安排:⑴、大队部负责学生串词,简单介绍重阳节来历及相关习俗,引出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汉礼又是其中的典范。欢迎团员老师为大家表演汉礼。⑵、团员青年穿汉服,表演汉礼。向老年教师三作揖行礼,并送上重阳糕。⑶、团员青年简单介绍汉服的传统及汉礼的特点。3、校会课上团员青年进各班教授学生行汉礼,鼓励学生见到老师行汉礼。4、团员教师上午穿着汉服上课,在楼道里见到老年教师行作揖礼。5、此周美术课课时安排各班进行小汉服制作。注:所有汉服均为“汉未央”社团提供租借,团员青年需注意妥善保管,以免造成汉服的损坏。汉服中午由团支部统一收回。小学工作计划篇3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__(请自填)20__(请自填)年)》、《绍兴镇20xx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XX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x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二、致贫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