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道德与法治中考2024年模拟试卷及解答.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省道德与法治中考2024年模拟试卷及解答.pdf

山东省道德与法治中考2024年模拟试卷及解答.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山东省道德与法治中考模拟试卷及解答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指不发达阶段B.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总结C.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D.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处在初级阶段题目要求选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选项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里的不发达阶段正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第二层含义的准确描述,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总结,也是我国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故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也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我们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因此,并不是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处在初级阶段,故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不正确的是:D.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处在初级阶段。2、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强调了()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B.公民是国家的主人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D.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题目要求分析习近平主席关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的论述,并判断其强调的内容。选项A,虽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但这一观点并未在题干中明确体现,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人民的作用,而非政党的地位,故A不符合题意。选项B,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公民。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而人民则是一个政治概念,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二者不能混同,故B错误。选项C,习近平主席的论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直接体现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故C符合题意。选项D,题干中并未明确提及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而是强调了人民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中的关键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因此,习近平主席的论述强调了: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3、下列行为属于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A.小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B.小刚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C.小红将捡到的手机交给警察叔叔D.小华按时到学校上学,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题目要求分析哪些行为属于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选项A,小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这体现了他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和参与,但这属于道德义务或者公民的社会责任,并非法定义务,故A不符合题意。选项B,小刚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这是他对自身健康的积极关注和维护,同样属于个人自愿行为,并非法定义务,故B不符合题意。选项C,小红将捡到的手机交给警察叔叔,这体现了她的诚实守信和高尚品德,是道德义务,但并非法律强制规定的义务,故C不符合题意。选项D,小华按时到学校上学,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的公民义务,属于法定义务的范畴,故D符合题意。因此,属于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是:D.小华按时到学校上学,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4、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B.法律与道德没有区别,二者可以相互替代C.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D.道德比法律更重要,法律可有可无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选项A,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