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必修二离骚解读工作汇报必修二离骚解读2022-03-1217:00:02小编:admin1、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课文所选部分中,诗人讴歌理想,追求理想,展开想象,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诗人以花草蕙、茞、芰荷、芙蓉以及鸷鸟比喻自己,表现他坚持高尚美好、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诗人对理想的讴歌与追求是通过两方面来表现的。其一,他受到众小人的嫉忌与中伤诽谤,但他宁死也决不像众小人那样“追曲”、“周容”。“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复”。这些写君王听信奸邪之人的谗言,拒绝他的进谏,排斥贬责他。综观他以上遭遇,从反面说明他所追求的是君王英明、没有奸佞小人的善政。其二,他喜欢用香草香花装饰自己,追求“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其实这都是比喻,从正面描写对理想的歌颂与追求。2、课文中的比喻、对偶诗句及表达效果:比喻句:⑴“既替余蕙薌兮,又申之以揽茞。”其中“蕙薌”、“揽茞”比喻高尚的德行。⑵“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喻灵心,“蛾眉”喻高尚的德行,“众女”喻许多小人。⑶“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比喻准则。⑷“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⑸“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⑹“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的感情。对偶句:⑴“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指斥众小人追求邪曲、竞相以苟合取悦为常法。⑵“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叙自己宁受委曲、忍受耻辱,但决不改变道路。⑶“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写自身要保持芳洁与美好的感情。3、文中名句及启示:最喜欢的诗句是: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抒发坚持美德的思想感情。⑶“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抒发宁死不与众小人之丑态相合的思想感情。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抒发要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思想感情。⑸“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抒发保持美好不考虑世人是否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抒发无论受到怎样打击也不改变自己高尚心志的思想感情。以上令人喜欢的句子给人的启发是:诗人忧国忧民、坚持美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誓死坚持正道、决不改变高尚志节的思想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值得永远学习并发扬光大。4、如何把握本诗的节奏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其一般规律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部分,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部分占两拍,后一部分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下面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虚词皆加括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在的“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5、词类活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向往”【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分别译为“加高”“加长”【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拓展阅读:离骚简介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373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强暴。同时,他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离骚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诗人又将之加以改造,构成长篇,使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的语言精炼,吸收了楚国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