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要求](1)掌握原子质量的计算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原子半径为量级原子核大小m量级●原子质量的相对值(2)掌握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内容。●原子中的正电荷几乎占据着原子的全部质量而集中在一个很小的中心体内,小而重的的带正电的物质称为原子核,而带负电的电子在与原子大小同数量级的轨道上绕核运动。(3)了解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现象和实验结果,了解粒子散射实验对卢瑟福的核式模型的验证。R为α粒子源,D为铅准直板,F为金箔,M为探测显微镜。R发出的α粒子经D铅板准直形成一细束,垂直打在金属箔F上,沿散射角θ射向探测显微镜M,可以记录下在某一段时间内在某一方向散射的α粒子数。●大多数α粒子只有2º~3º的偏转,1/8000的粒子偏转大于90º,有的达到180º,即反方向散射。●卢瑟福散射理论①me﹤﹤M核,且me﹤﹤Mα,只考虑α粒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②由于F万﹤﹤F静,忽略α粒子与原子核间的F万,且认为静电力服从库仑定律③由于原子核线度很小,属于单次散射问题④射原子的质量M﹥﹥,原子核在散射过程中对实验室参照系静止不动。●卢瑟福散射公式●碰撞时粒子与原子核的距离(4)了解卢瑟福的核式模型的意义及其困难(5)了解氢原子光谱的特点、掌握线系结构、波数公式及光谱项等。●线状光谱~原子带状光谱~分子连续光谱~固体加热●上式称为广义巴尔末线系,也叫里德伯公式。还可以写成其中T(m)和T(n)称为光谱项●光谱是线状的,不同线系的光谱相互联系,有相同的光谱项(6)掌握玻尔氢原子理论;理解并掌握量子化的概念;掌握由玻尔氢原子理论得出的重要结论;并可应用这些结论解释氢原子光谱。●玻尔的基本假设(1)定态假设2)频率条件(3)角动量量子化条件或●原子总能量●精细结构常数α=1/137●波尔第一半径对氢来说Z=1●光谱和能级对氢原子,Z=1,,则●光谱项与能级对应,任一谱线可表示为两个光谱之差●跃迁间距↑发光波长↓●电子从非量子化轨道跃迁至一个量子化轨道时,原子向外辐射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里德伯常数(7)了解类氢离子光谱的特点;掌握类氢离子光谱的波数公式。●类氢离子半径、能量、光谱公式有》》(8)了解夫兰克—赫兹实验装置、现象、结果和所说明的问题●用电子碰撞原子的方法使原子激发,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原子能级量子化的理论。实验结果:进行研究的是汞蒸气。实验时,逐渐增加GK间电压,观察电流计中显示的阳极电流值,结果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9)掌握电离电势、激发电势的计算。(10)掌握索末菲椭圆轨道及原子空间量子化的概念;掌握各量子数的取值法则。(11)了解玻尔理论的成功与不足,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量子力学基础[教学要求](1)对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有正确的认识。(2)了解测不准原理的内容。(3)了解对粒子的波函数描述。了解波函数的统计解释。(4)了解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描述与解决方法。简单了解薛定语方程的建立与形式。(5)了解量子力学对氢原子处理的结果;掌握量子力学与玻尔理论对氢原子处理结果的相似与不同之处。第四章碱金属原子[教学要求](1)掌握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与能级的特点。●主线系:第一条红色谱线,其余在紫外区第一辅线系(漫线系):可见光区第二辅线系(锐线系):第一条在红外区,其余在可见光区博格曼线系(基线系):红外区●碱金属的波数量子数ι↓△↑所以△是ι的函数所以碱金属原子光谱各谱线波数可一般性地表示为碱金属的能级公式●锂原子能级图●碱金属原子的能级与主量子数n,轨道量子数ι有关n相同ι不同能级差别较大n愈小不同ι能级差别愈大n很大碱金属能级与氢原子的能级趋于一致(2)掌握原子实的极化和轨道的贯穿所形成的碱金属原子光谱与能级的一般结构。●原子核和内层电子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称为原子实(3)掌握碱金属原子的光谱精细结构的特点。(4)理解电子自旋的理论:掌握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会分析与计算由此产生的能级分裂的结果。●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的意义:第一次通过实验直接证明了原子在外场中角动量空间取向的量子化现象●为玻尔磁子,是轨道磁矩的最小单元●自旋角动量S的值与自旋量子数s有关对于电子自旋所以●自旋磁量子数电子既有轨道角动量L,又有自旋角动量S,它们将合成一个总角动量J即,当ι≠0时,j=ι±,当ι=0时,j=●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及绕J的附加运动会产生附加能量,造成能级精细分裂●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能●双层能级的能量差●用波数表示●碱金属原子态符号(5)掌握单电子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会分析碱金属原子能级间产生的跃迁与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