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及课标分析第一章有理数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经历”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4.能够”,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二、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18、26——81.2有理数39、9——221.4有理数的乘除法59、23——10、6国庆长假710、7——202.1整式2.2整式的加减910、21——11、3第二章《整式》复习与检测期中考试复习1111、4——173.1从算式到方程1311、18——12、1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1512、2——154.1几何图形1712、16——294.3角1912、30——12期末复习21元、13—19期末考试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教师请学生准备好课堂所需的笔、练习本、课本等。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回忆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生: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师:好,那我们这一节课就继续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下面我们来做两道题师生齐答。师:好,大家现在思考这样一道题,它跟我们刚才解过的两个方程有什么区别?生:多了一个括号。师:多了一个括号该怎么办呢?生:去括号师:那下面我先不说讲什么内容,大家猜一下我们要复习什么知识点?生:去括号师:去括号包括几种情况?生:两种,括号前为正,括号前为负师:好,我们来看这四个小题,第一个属于第几种?生:第一种师:当做谁和括号分配?生:+1师:那所以化简的结果是?生:1+x-y师: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