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严三实要敢于担当三严三实要敢于担当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遵循,更是纪检监察工作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思想指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纪政纪的执行者、捍卫者和监督者,必须率先践行“三严三实”,做到既“严”又“实”敢担当。要有使命担当。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告诫全党:“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王岐山同志也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对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分析判断,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切实履行好神圣使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有责任担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责任”,纪检监察工作肩负着崇高使命。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一种对党的反腐-败事业负责任、以维护党纪政纪为己任的敬业情怀;一种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为民情怀;一种在腐-败分子面前敢于坚持原则、维护正义的浩然正气;一种发现问题要敢于追究、敢于处理的无畏勇气,始终保持一种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面对矛盾能够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真正做到靠得住、站得出、扛得住。要有社会担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能否做到看着像、做出样,说到底,看他是否有社会担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也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自身行动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使清风正气一点一点积聚起来,才能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昂扬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否则,就不配做纪检监察干部。“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像所要求的那样,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追求高尚情操,坚持求真务实,担当责任使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践行“三严三实”要坚持敢于担当2016-07-3111:47|#2楼这一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既强调了理论、政治、道德等维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的“隐性”要求,也明确了纪律、作风等体现执政行为的“显性”规范。从思想到行动上全面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党员干部的修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好坏的重要标尺。党员干部如何践行好“三严三实”精神,关键在于将担当精神贯穿落实“三严三实”始终。首先要提高敢于担当的定力。刘云山指出,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甚至有的出现“不严不实“问题,严重违背了“三严三实”的本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需要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树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好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把敢于担当的理想信念融入到工作实际中,把敢于担当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正能量,把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体现到纠正“四风”,切实引导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其次要锻炼敢于担当的本领。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有了过硬本领才能担当,才敢担当。“三严三实”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专题教育,重点就是领导带头,边学边查边改,关键就是列出问题清单,进行专项整治,要求就是针对“不严不实”问题建制度、立规矩,防止出现重形式轻实践,重眼下轻长远建设等多种不敢担当的现象。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下力气,练内功,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敢于担当要提高抓工作的本领,谋事要实,勤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防止等待观望和急功近利。敢于担当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创业要实,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在集中群众智慧中完善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将群众分散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集中系统的意见,实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分散到集中、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敢于担当要提高科学决策的本领,做人要实。善于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决策,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