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木材项目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木材项目概述课件.ppt

建筑木材项目概述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八建筑木材提纲8.1木材的认识针叶树多为常绿树,其树干通直高大,树叶细长如针,纹理顺直,材质一般较软,有的含树脂,故又称软材。针叶树材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及缩胀变形较小,耐腐蚀性强,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材。常见的针叶树种有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冷杉、铁杉、杉木、柏本、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等。表8-1木材的树种和分类1)树木主要由树皮、髓心和木质部组成。建筑用木材主要使用木质部,木质部是髓心和树皮之间的部分,是木材的主体。在木质部中,靠近髓心的部分颜色较深,称为心材;靠近树皮的部分颜色较浅,称为边材。心材含水量较小,不易翘曲变形,耐腐蚀性较强;边材含水量较大,易翘曲变形,耐腐蚀性也不如心材,所以心材利用价值更大。2)从横切面可以看见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称为年轮。每一年轮中,色浅而质软的部分是春季长成的,称为春材或早材;色深而质硬的部分是夏季长成的,称为夏材或晚材。相同的树种,夏材越多,木材强度越高;年轮越密且均匀,木材质量越好。木材横切面上,有许多径向的,从髓心向树皮呈辐射状的细线条,或断或续地穿过数个年轮,称为髓线,是木材中较为脆弱的部位,干燥时常沿髓线发生裂纹。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木材是由有无数细小空腔的圆柱形细胞紧密结合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和细胞腔,细胞壁是由若干层细胞纤维组成,其连接纵向较横向牢固,因而造成细胞壁纵向的强度高,而横向的强度低,在组成细胞壁的纤维之间存在有极小的空隙,能吸附和渗透水分。细胞本身的组织构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木材的性质,如细胞壁越厚,腔越小,木材组织越均匀,则木材越密实,表观密度与强度越大,同时缩胀变形也越大。木材细胞因功能不同主要分为管胞、导管、木纤维、髓线等。针叶树显微结构较为简单而规则,由管胞、树脂道和髓线组成,管胞主要为纵向排列的厚壁细胞,约占木材总体积的90%。针叶树的髓线较细小而不明显。阔叶树的显微结构复杂,主要由导管、木纤维及髓线等组成。导管是壁薄而腔大的细胞,约占木材总体积的20%。木纤维是一种厚壁细长的细胞,它是阔叶树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木材总体积的50%以上。阔叶树的髓线发达而明显。导管和髓线是鉴别阔叶树的显著特征。3)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的含水率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平衡时,称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即当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湿度和温度的空气中,其水分蒸发和吸收趋于平衡,含水率相对稳定,此时的含水率为平衡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大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木材的使用过程中因含水率变化太大而引起变形或开裂,木材使用前,须干燥至使用环境常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我国平衡含水率平均为15%(北方约为12%,南方约为18%)。木材的湿胀干缩木材细胞壁内吸附水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木材的变形,即湿胀干缩。木材含水量大于纤维饱和点时,表示木材的含水率除吸附水达到饱和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自由水。此时,木材如果受到干燥或受潮,只是自由水改变。但含水率小于纤维饱和点时,则表明水分都吸附在细胞壁的纤维上,它的增加或减少能引起体积的膨胀或收缩,即只有吸附水的改变才影响木材的变形。由于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木材的变形在各个方向上也不相同;顺纹方向最小,径向较大,弦向最大。因此,湿材干燥后,其截面尺寸和形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松木的含水率对其膨胀性的影响见图8-6。湿胀干缩将影响木材的使用。干缩会使木材翘曲、开裂、连接处松动、拼缝不严。湿胀可造成表面鼓凸,所以木材在加工或使用前应预先进行干燥,使其接近于与环境湿度相适应的平衡含水率。图8-5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图8-6松木含水率对膨胀性的影响2)影响木材的强度的主要因素木材强度出本身组织构造因素决定外,还与含水率、疵点(木节、斜纹、裂缝、腐朽及虫蛀等)、负荷持续时间、温度等因素有关。(1)含水率: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含水率降低,吸附水减少,细胞壁紧密,木材强度增加,反之,强度降低。当含水率超过纤维饱和点时,只是自由水变化,木材强度不变。(2)负荷时间;木材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只有在应力远低于强度极限的某一定范围之下时,才可避免因长期负荷而破坏。而它所能承受的不致于引起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持久强度。木材的持久强度仅为极限强度的50%-80%。(3)环境温度:温度对木材强度有直接影响,当温度从25℃升至50℃时,将因木纤维和其间的胶体软化等原因,使木材抗压强度降低20%-40%,抗拉和抗剪强度降低12%-20%。当温度字100℃以上时,木材中部分组织会分解、挥发、木材变黑、强度明显下降。因此,环境温度长期超过50℃时,不应采用木结构。(4)缺陷:木材在生长、采伐、储存、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缺陷,如木节、裂纹、腐朽和虫蛀等。这会破坏木材构造,造成材质的不连续和不均匀,从而使木材的强度大大降低,甚至失去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