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pdf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Vol.60No.2第60卷第2期地质与勘探2024年3月GEOLOGYANDEXPLORATIONMarch,2024doi:10.12134/j.dzykt.2024.02.012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刘鑫宇1,董杰2,3,王睿4,5,曾海燕2,3,徐美君2,3,秦升强2,3,于鹏2,3(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自然资源部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3.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山东青岛2661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210016;5.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16)[摘要]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用地饱和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策,科学高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赋权、评价模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评价系统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不足;对如何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三维地质建模精度、搭建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全要素、全资源的统筹协调,需求导向的针对性评价模式,创新性、连续化的评价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深化,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评价与有序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立体评价全要素协同规划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中图分类号]TU9;P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1(2024)02-0348-08LiuXinyu,DongJie,WangRui,ZengHaiyan,XuMeijun,QinShengqiang,YuPeng.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ofurbanundergroundspacedevelopmentsuitabilityevaluationinChina[J].GeologyandExploration,2024,60(2):0348-0355.0引言间的开发潜力及适宜性评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可用性探索1991年东京“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学术会上,从地质、经济、城市规划、建筑影响、生态和人文议通过《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心理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地下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利用的世纪”。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合理搭建(PasqualandRiera,2005)。我国的地下空规模急剧扩张,城市用地趋于饱和,向地下要土地、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历史必然(钱七虎,“十二五”以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量持续增1998)。以往盲目开挖和建设地下工程极容易造成长,年均增速20%以上,截至2022年底,包括北京、地下空间布局紊乱,还会导致各类地质风险的出现上海在内的几十个城市均已编制完成了城市地下(AdmiraalandCornaro,2016)。因此,必须科学高空间开发的总体规划。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协同评价与规划工作。地下空间开发已由单一空间属性向全功能、全要国外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素、全过程、全深度发展(彭建兵等,2019),呈现出于20世纪初期兴起并在随后的50~60年迅速发展。立体化、系统化、集约化发展的良好势头(程光华德国、美国、荷兰、法国等国家的诸多学者对地下空等,2019),但仍存在评价指标体系适配性差、评价[收稿日期]2023-11-23;[改回日期]2023-12-18;[责任编辑]郝情情。[基金项目]山东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科技攻关项目(编号:KY202223)。[第一作者]刘鑫宇(2000年-),男,中国海洋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环境地质工程专业,现主要从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工作。E-mail:********************.edu.cn。[通讯作者]于鹏(1992年-),男,2021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研究工作。E-mail:132****************。348第2期刘鑫宇等: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系统推广价值及可移植性低等问题。此外,适宜性明显约束作用的指标通常作为某一评价因子纳入三维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度与体系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个约束性指标评价成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