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五篇)《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过程:一、复习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正方体呢?(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删掉)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师小结: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把一个曲面图形转化成以前学的长方形,今天我们学习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也要运用转化的思想同学们猜猜会转化成什么图形?二、新课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反复播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积和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说演示过程,总结推倒公式。(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篇二探究目标:1、组织学生开展测量、计算、估测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2、在探索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其估测意识。3、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4、让学生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不断激发其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重难点:学生会应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探究过程:一、迁移引入提问: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求它的体积。提问:如果已知的是底面半径和高,该怎么求呢?二、自主探究1、出示长方体鱼缸。要计算这个长方体鱼缸能装多少水,就是求什么?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容积呢?2、出示圆柱形鱼缸。⑴估测。这个圆柱形鱼缸的容积大约是多少?⑵操作、汇报。如果忽略容器的壁厚,这个圆柱形鱼缸的容积到底是多少呢?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计算,各小组派代表演示操作过程,并展示计算过程。学生可能的回答有:生1: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5厘米,它的高是12厘米,计算过程如下:①94.5÷3.14÷2≈15.0(厘米)②3.14某152某12=8478(立方厘米)生2:我们小组测量的是底面直径和高。底面直径长30厘米,高是12厘米,计算过程如下:3.14某(30÷2)2某12=8478(立方厘米)生3:我们测量的是底面半径和高。3.14某152某12=8478(立方厘米)⑷评价。组织学生间进行评价。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操作方案?为什么?每一步列式的意义是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⑸反思。引导学生将实际计算结果与自己的估测结果进行对比。自己矫正偏差。⑹延伸。如果每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这个鱼缸大约能装水多少千克?3、自学例题。组织学生自学课本例5。同桌的两名同学结合例5的解答过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