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课程设计_secret.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课程设计_secret.pdf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课程设计_secret.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可以巩固各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变电所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变电所电能分配等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编号、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从事供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一、设计题目:110KV/35KV/10KV变电所一次接线设计二、设计的原始资料1、本变电所是按系统规划,为满足地方负荷的需要而建设的终端变电所。2、该变电所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kV,进出线回路数为:110kV:2回35kV:4回(其中1回备用)10kV:12回(其中三回备用)3、待设计变电所距离110kV系统变电所(可视为无限大容量系统)63.27km。4、本地区有一总装机容量12MW的35kV出线的火电厂一座,距待设计变电所12km。5、待设计变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如下图:6、气象条件:年最低温度:-5℃,年最高温度:+40℃,年最高日平均温度:+32℃,地震裂度6度以下。7、负荷资料(1)正常运行时由110kV系统变电所M向待设计变电所N供电。(2)35kV侧负荷:(a)35kV侧近期负荷如下表:序号用户名称用类别最大负荷(MW)1治炼厂I5.52河西变II或Ⅲ15.5(b)在近期工程完成后,随生产发展,预计远期新增负荷6MW。(3)10kV侧负荷序号用户名称用类别最大负荷(MW)备注1机械厂Ⅲ1.32医院I0.5有备用电源3河东变Ⅲ2.54铁路用电I0.9有备用电源5化工厂II2.06电机厂II1.07水泥厂Ⅲ1.08印染厂Ⅲ1.29农用电Ⅲ0.5(a)近期负荷如下表:(b)远期预计尚有5MW的新增负荷注:(1)35kV及10kV负荷功率因数均取为cosΦ=0.85(2)负荷同时率:35kV:kt=0.910kV:kt=0.85(3)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均取为T=3500小时/年maX(4)网损率取为A%=5%~8%(5)所用电计算负荷50kW,cosΦ=0.87三、设计任务1、进行负荷分析及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号的选择。2、进行电气主接线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接线的最佳方案。3、计算短路电流,列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4、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5、绘制变电所电气平面布置图,并对110kV、35kV户外配电装置及10kV户内配电装置进行配置。6、选择所用变压器的型号和台数,设计所用电接线。7、变电站防雷布置的说明。四、设计成品1、设计说明书一本。2、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一张。3、变电所电气总平面布置图一张。4、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结果表一张。5、110kV出线及主变压器间隔断面图一张。6、主变、线路继电保护及测量仪表配置图及其说明。7、防雷装置及接地装置配置说明。第二章:负荷分析及计算和主变的选择一、负荷计算的目的: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选得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消耗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处子过早老化甚至烧毁,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意义重大。二、负荷分析:1、35kV侧负荷近期负荷:P=5.5+15.5=21MW近35远期负荷:P=6MW远35nPi=21+6=27MWi1P=nkˊ(1+k")=27×0.9×(1+0.08)=26.24(MW)35Pii1Q=P·tgφ=P·tg(cos-10.85)=16.26(MVar)35视在功率:(供电容量)S=P=26.24=30.89(MVA)g35cos0.85I=S=30.89=0.509(kA)=509(A)N353U335N2、10kV侧负荷近期负荷:P=1.3+0.5+2.5+0.9+2.0+1.0+1.0+1.2+0.56近10=10.9MW远期负荷:P=5MW远10nPi=10.9+5=15.9MWi1P=nkˊ(1+k")=15.9×0.85×(1+0.08)=14.596(MW)10Pii1Q=P·tgφ=P·tg(cos-10.85)=9.05(MVar)10视在功率:(供电容量)S=P=14.596=17.17(MVA)g10cos0.85I=S=17.17=0.991(kA)=991(A)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