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合格的小公民(教案)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4合格的小公民(教案)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pdf

24合格的小公民(教案)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4合格的小公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小公民”,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2.学习道德规范,明确何为正义、公平、诚信、友善等;3.提高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4.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5.培养学生自信、独立、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应对挫折能力。二、教学内容1.小公民1.什么是小公民?小公民是指具有良好素质、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遵守道德规范的未成年人,他们要懂得什么是好人、好事、好学,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积极向上,注重集体利益,体现责任心和担当精神。2.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小公民?要成为优秀的小公民,需要遵循“尊重他人、关注社会、爱护环境”的理念,做到(1)遵守公共秩序,遵守规则;(2)勤俭节约,爱护自然资源;(3)关心他人,协助弱者;(4)担当责任,勇于承担。2.道德规范1.正义正义是指心地善良、能够秉持公正平等、勇于维护正义不屈服于不义的一种精神和品质。学生应了解正义的概念、原则、标准和内容,如何进行正义的行为,以及维护正义的方法等。2.公平公平是指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个事物,不偏袒任何一方,尊重和维护每个人的利益和尊严。学生应该明确公平的概念、原则和标准,掌握实践中的公平行为,如何减少偏见和歧视的存在。3.诚信诚信是指做事要有诚意、言行要真实可信、守信用、恪守承诺的精神和品质。学生应该了解诚信的定义、重要性和实践方法,知晓如何识别诚实和不诚实的行为,积极倡导诚信行为。4.友善友善是指以亲和、满足、和谐和容忍的态度与人相处,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协作共赢的精神和品质。学生应该了解友善的概念、原则和实践,掌握社交技巧,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3.班级凝聚力1.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1)倡导团队合作意识,鼓励班级成员互相帮助、协助、共同探讨学习任务;(2)组织集体活动,增加班级互动、沟通和交流机会;(3)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减少纷争冲突,维护班级安定和师生关系的和谐。2.如何提高班级集体意识?(1)对班级成员进行集体教育,培养班级荣誉感;(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特色;(3)注重班级成员的个性特点,鼓励不同类型的同学互相尊重和合作。4.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1.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1)家庭教育: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2)学校教育:学校要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道德教育;(3)自我修养:学生要自觉自律,自我提高,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心理健康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在情感、思想、行为、社交、人格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状态。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如何促进心理健康?(1)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负面情绪;(2)运动健身、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通过放松心情来舒缓压力、调节情绪;(3)积极主动,保持好心境和心态,向外展现快乐和积极向上的力量;(4)向老师、家长和同学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面对心理困境。三、教学方法1.视听法(有关专题报道,短片故事等);2.互动法(小组探讨、班级讨论、道德游戏等);3.实践法(集体活动、社会实践、道德实践等)。四、教学过程及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1-2学时了解小公民和成为优秀小公民的方法视听法、互动法3-4学时学习道德规范中的正义、公平与诚信视听法、互动法5-6学时学习道德规范中的友善以及班级凝聚力的提视听法、互动法高7-8学时学习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视听法、互动法9-10学学习如何促进心理健康视听法、互动法、实践时法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出色的举止、良好的品德,开展集体活动等多方面的评价,来调查学生在小公民建设、道德规范、班级凝聚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提高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六、教学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2.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拓宽课堂视野;3.指导学生以实际行动体现小公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实际生活中;4.多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引导解决个体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自我调节和关注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