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1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一)揭题,书写古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古对今》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二)师范读,生认真听。(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生自读课文。3.同桌互读,检查字音。检查读文。随机正音二、细读对子,感受画面美(一)学习第一小节1.学习“圆”(1)引导发现古代和现代钱币的区别(2)读好“古对今,圆对方”2.学习:严寒酷暑凉出示四个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这四个词语。(1)学习“寒”字理识字学习“寒”。并给“寒”扩词。寒是冷,那严寒就是——非常冷。指导读好词语。那酷暑是什么意思?——非常热。读好词(2)学习“凉”a.凉的`偏旁是两点水。两点水的字跟什么有关?补充带两点水的字。b.指生读秋凉,齐读。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小节1.出示读:第二小节。指生读。学习:晨细朝霞夕(1)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2)细。指生说记字方法。细雨和“小雨大雨暴雨”哪个词语意思更接近?和风和细雨也可与组成一个四字词语。一起读出示:朝霞、夕阳。什么是朝霞?什么是夕阳?出示图片,早晨的霞就是朝霞,晚上的霞是晚霞。指生读,齐读。指导读好这一小节(三)学习第三小节。出示第三小节。指生读。1.学习:杨。师:第三小节中的生字出示:杨。图:这就是杨树。所以是木字旁。有木是杨树,伸手是表扬,有土是操场。2.出示图片及句式:春天来了,黄莺在唱歌,燕子在跳舞,这就叫“莺歌燕舞”。生练习用句式说话:春天来了,小鸟,花儿。这就叫。读词——鸟语花香。3.指导朗读,感受春天的美好。三、音律和谐,引导读出节奏1.引导发现韵脚2.配乐拍手齐背。四、拓展延伸。读得那么好,试着对一对好不好?日对(),鸟对()。春花对(),高山对()。五、指导写字指导书写:李和香。1.观察字形一看结构:上下结构二看宽窄:三看重点笔画:撇捺2.师范写,生练写,展评。六、总结作业:课下把《古对今》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文详解。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五、课文小结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识字6古对今和风细雨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鸟语花香课后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