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实录+反思《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实录+反思《放飞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3、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教学重点: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并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教学难点: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教学准备:蜻蜓眼睛、尾巴、翅膀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回顾文本。1、(投影出示)慈爱抚摸商量七嘴八舌入神放飞结构复杂保持平衡掌握方向(1)指名读。(2)集体读。2、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轻声读一读第一行词语,你能发现什么呢?第二行词语、第三行词语又会让你想到课文中的谁?(指名回答)过渡:课文讲述的就是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一起放飞蜻蜓的故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近我们的好朋友——蜻蜓。(相机板书:好朋友)二、自主阅读,互动交流。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0节,从陶先生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2、生自主阅读。3、组织交流。(1)阳光下,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2)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3)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4、指导朗读。三、感悟写法,迁移练习。1、(投影出示)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1、默读比较,发现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1)指名回答。(2)小结:描写蜻蜓眼睛和尾巴,都是先写样子,再写作用。3、过渡:蜻蜓被称为“除害飞行家”,这和它有一对神奇的翅膀是分不开的。(投影出示蜻蜓翅膀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翅膀的外形。(1)观察图片,指名交流。(2)师结合资料介绍蜻蜓翅膀的作用。(3)迁移练习:(课堂小练笔)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蜻蜓的翅膀。(4)组织交流,进行评议。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过渡:在陶先生的启发下,孩子们放飞了手中的蜻蜓。重新获得自由的小蜻蜓在空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如果你就是这只蜻蜓,此刻,你想说些什么?1、(投影出示)童心留言:如果你就是蜻蜓,你想对人们说:(相机板书:)保护动物2、再读课题,放飞蜻蜓,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放飞的是真情,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让我们用心去呼唤:保护动物珍爱生命五、课后实践。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板书设计:19放飞蜻蜓好朋友保护动物珍爱生命《放飞蜻蜓》课堂实录一、复习词语,回顾文本。1、(投影出示)慈爱抚摸商量七嘴八舌入神放飞结构复杂保持平衡掌握方向(1)指名读,强调读音注意点。(2)集体读。2、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轻声读一读第一行词语,你发现什么呢?第二行词语、第三行词语又会让你想到课文中的谁?生:第一行词语让我想到了课文中的陶行知先生。生:第二行词语让我想到了课文中的小朋友们。生;第三行词语让我想到了蜻蜓师:课文讲述的就是陶行知先生和孩子们一起放飞蜻蜓的故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近我们的好朋友——蜻蜓。(相机板书:好朋友)二、自主阅读,互动交流。1、提出读书要求。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7——10自然段,想一想,从陶先生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生自主阅读课文,师深入指导。)2、师:把你的收获先和同桌进行交流。(生同桌交流)3、组织集体交流。师: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生:我知道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蜻蜓的眼睛。你看到一双怎样的眼睛呢?生:它的眼睛很大。师:是呀,大约占了头的一半。生:眼睛里有很多小亮点。师:原来蜻蜓的一只眼睛里面就有许多只小眼睛,所以说它的眼睛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师:这么奇特的眼睛本领可大啦!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