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岗位工作心得体会大全教师岗位工作心得体会大全1我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与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与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教师岗位工作心得体会大全2三天的时光若白驹过隙,培训其实是一种福利,这是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自己工作的学校所感受到的一种精神.所以,从参加培训伊始,便不曾以学分为原始目的,当看到课程安排更生出几分期许之心.不难发现,课程的设置和主讲人的安排都经过主办方的精心规划.沈建军、沈丽萍老师均是久仰大名却一直无缘受教,而任茹文教授则是我大学颇为喜爱的老师,能在工作后再次聆听教诲已算是意外之喜.整个培训从中国文化与教育开谈,文化传承上的危机着实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当是最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的,但在现实环境下又着实存在诸多困难与迷惘.不禁想起参访台湾学校时,看到当地中学分设了国文和国学两门课程,有专门的老师分别教授两门课程,这无疑能让教学目标更明确,在教学设计上更有的放矢.而放眼当下,想扩展一番国学类或者其他方面的文化知识,着实捉襟见肘,语文课的空间被压缩得太小……深谙中国文化的语文教师想来不少,但如何传递这份真知,我们都在路上.无独有偶,阅读教学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教授同样面对着“明知是误区却偏向误区行”的状况.从旁的听讲教师半认真半玩笑地回应着唯分数论时,想来更多的是辛酸和无奈.或许是阅历尚浅,力有不逮,干老师所提及的孙绍振、余映潮、王尚文等语文名家的著作亦算涉猎不少,均算得是大开眼界、醍醐灌顶之论,但很多时候如何将之落实于实际教学,或从自我的理解具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我着实不乏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窘状.而干老师从误区到文本特质(诵读型、主题型、思辨型、拓展型)的纵谈,亦不免有些纸上谈兵的影子,文本特质的定位本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好的文本更可能高度复合了各型,至于何型为西瓜,何型为芝麻,则又当别论了.但必须承认,干老师的列举,对于听讲的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再一次警醒,面对这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同志仍需努力……诚如干老师所言,开课再开讲,当真需要一定的底气,而第三日沈老师则说过“底蕴决定底气.”沈建军老师愿为当下语文教学中老大难的写作教学作此有益尝试,着实是令人感佩的.而当其将己对写作教学的思考娓娓道来时,我们无疑感受到了其深刻的底蕴,亦让我对人教版的教材和阅读教学目标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写作是可以教的!”一语既振奋人心,又令人倍感压力,沈老师极具可借鉴性及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