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车间普通员工年终个人总结车间普通员工年终个人总结1转眼间,20xx年就要过去,一年来,在各位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本班全体成员成功的完成了生产中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一、1至4月中旬在ab线现场d班当班。班组成员均为得力干将,所以工作中也没有遇到任何困难。二、4月至11月20日在ab线现场协助和组织现场工作。1.能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任务。2.我对生产情况也有处理不合理和不及时的情况,但同时也得到了锻炼。3.工作中能与设备部、槽窑部、成品部及物流部进行有效沟通,20xx年曾做过同样的工作,所以没有压力。三、11月20日至12月19日在ab线d班和a班倒班。发现和处理批量质量问题三次累计降级超过100包,均处理及时得当,各生产部门对此没有异议。其中,第一次为11月25日a线改板后取样发现透射条纹严重不达标;第二次为b线空气面锡点刮除后有0.1~0.3mm的凹坑;第三次为12月15日a线改板后取样发现发现n边连续性光畸变。四、安全:20xx年度所在班组内安全工作到位,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五、人员:1.重视班组成员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2.极少出现部门间的生产问题纠纷。3.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引导为主,每天均按《作业标准书》和《作业指导书》要求完成各项检测工作。班组成员能积极主动相互协作完成生产任务,产品被投诉情况较少。4.班组人员能积极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会议和培训。5.没有产生人员流失。6.按公司培训要求对品管部和槽窑部各组织了一次培训。六、20xx年工作计划:1.安全上岗。2.继续重视员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把好产品质量关,按要求作业,重视执行力。3.制定完善的工作备忘录和工作计划,力求做好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每一步。4.提升自身修为和能力,完美的团队需要积极上进的员工。车间普通员工年终个人总结2回首过去一年来的机加车间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在公司领导的指导和各部门的协助配合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各方面的实践工作中锻炼和提升了我们的生产队伍,现对今年工作进行总结,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一、生产管理方面进行现场定置管理,设置现场管理看板;为了加强公司员工产品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杜绝产品出现不合格现象,对加工的零件质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为了节约能源,强化物料的领用规定,坚持执行以旧换新的领用原则;为了配合协助三水新厂的搬迁,完成了车间搬迁和整理,清理了大部分呆滞物料。二、生产工作方面随着品种增加和交货期的缩短,为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和减少频繁变换品种型号,尽量实现统一品种地全线协调生产,集中力量完成统一品种,再转型号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尽快实现生产力,实行强化培训法,针对机加工组织集中强化的理论、实操培训,通过短期内学习及考核,使得新员工及时有效的独立上岗,为生产任务争取了宝贵时间;为提高车间员工工作效率及安全,在现场进行了设备工具使用及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为降低轴头不合格率,组织机加工进行了轴头加工工艺的理论和现场实操培训学习,使得员工对产品质量的意识进一步的了解及提高;坚持月度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整改跟踪,没有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配合工艺部对相关设备进行改造,增加安全防护设备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性,如:机加三车床增加电器箱漏电开关,防止铁屑飞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落实机加工早晚班考勤制度,制定单班任务,相互制约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纪律性。三、存在问题返修率过高、频繁的打磨量过大:特别是单点悬挂类和德式轴的打磨量过大,导致生产效率过低,劳动强度大,且影响生产现场环境;产量增加致使物流量增大,搬运量增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产周转的及时性;缺乏沟通这个桥梁,团队的任何建设都将毫无意义。各部门间应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他们彼此宽容、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是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互相关怀,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利益和成就共享、责任共担。良好的合作氛围是高绩效团队的基础,没有合作就谈不上最终最好的业绩。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希望配合各部门顺利完成公司新一年的目标,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回顾20xx全年的工作,我们车间以围绕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为前提完成了今年的工作,现对今年工作进行以下总结:一、积极配合各部门确保完成生产任务在生产工作中根据生产管理部的生产计划安排,为了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不影响需方的生产安排,车间与生产管理部、仓储部、销售部,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当生产计划需要临时变更时,面对生产上临时调整的诸多难题,车间管理人员通过与各班组长一道积极努力的配合,充分调动生产技术骨干和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