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A4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A4版).pdf

2022-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A4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A4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朗润(rùn)应和(hé)着落(zháo)分歧(qí)B.贮蓄(zhù)粗犷(kuàng)静谧(bì)絮叨(dāo)C.澄清(dèng)霎时(chà)吝啬(sè)徘徊(huí)D.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shì)A.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B.废墟狭隘刨根问底畏罪潜逃B.帐蓬炫耀麻木不仁神采奕奕C.余晖钦差澄辙明亮步履蹒跚D.滑稽缥缈大相径廷怅然若失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86版《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日做客某省电视台,她虽然已经73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气质不凡。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C.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出发了。D.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广贺高铁建成通车之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B.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C.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1/8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情感。5.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D.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⑥⑤①④②D.③①④②⑤⑥7、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2)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3)《竹里馆》一诗中,作者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很多古诗词中都提到了“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借“风”,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了出来;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借“风”,写尽了笛声的悠扬,勾起了游子无尽的乡思。二、文言文阅读。(15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8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静以修身(2)俭以养德(3)非淡泊无以明志(4)非宁静无以致远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5.读语段,完成下列写作训练:读______________这句话我明白了_____的道理,由此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告诉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0分)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臧克家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