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戊午****jj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黄山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安徽省黄山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黄山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2016年是闰年。下列关于闰年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公历和农历历法中都有闰年的称谓和设置B.体现了科学求真的精神C.公历中闰年二月比平年二月会多出一天D.适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试题解析】公历闰年四年一次,闰年时2月为29天,一年总天数为366天,年数可以被4整除即为闰年,而农历如果有闰月即为闰年,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故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公历闰年四年一次,闰年时2月为29天,平年2月是28天,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旧历农历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平年比一回归年少约11天,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主要依照与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相符合确定,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5.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科举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在这个由规定内容、规定模式组成的考试行动中,知识分子首先丧失了独立存在的可能性,进而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和以前的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可以相对公平地进入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科举制考试内容限于儒家经典,故B项错误;因为科举制给更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发挥抱负施展才能的机会,知识阶层相对扩大而不是消失,故C项错误;因为要传播儒学,自汉武帝起,从地方到中央建立了系统的教育机制,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26.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试题解析】材料中没有避免北方战事的信息,故A项错误;据材料“乱民、邪术、列国”等关键信息,可知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是在1916年袁世凯死亡之后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面对列强入侵,地方官员不服从皇帝宣战诏书,借口各种理由推脱的现象,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中央集权的效能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答案】D27.康有为认为:美国式的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反映康有为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B.反对美国式的政治体制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知识点】维新思想【试题解析】康有为认为中国实行美式政体“未至其时”,就是反对在当时的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也就是反对废除君主,结合当时革命派主旨,康有为实质就是反对革命派的革命主张,故A项正确;按材料信息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是“至公至平之理”,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康有为保留君主专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按材料意思,康有为之所以主张民主应该循序渐进,是因为担心民众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而不是因为对封建势力的妥协导致的,故D项错误。【答案】A28.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知识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试题解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张反帝和民族平等,与中庸无关,故A项错误;“创立民国,实现共和”主张政治上推翻帝制,实行民主,这是严肃的阶级斗争,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B项错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意味着国民党主动寻求与俄国、中共的合作,支持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诉求,其中无关中庸之处,故C项错误;“平均地权”有反封建的动机可是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节制资本”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D项正确。【答案】D29.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曾写道,“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