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我见别人家的孩子考研究生,你家的孩子就一定要考研究生?别人家的孩子成了高教的牺牲品,你是不是也想你的孩子成为教育产业化的产品?!本科生难找好工作,研究生就好找了?你们家富裕到根本不用考虑这种投入的资金回笼么?就是你根本不考虑资金回笼,那么你是不是要考虑孩子的青春折旧呢?!引言一天,我在北大农园吃饭,跟坐在旁边的与我年岁相仿的人聊天。“你是做什么的?”“企业管理人员。”“哦,学什么的?”“mba”“mba哪里毕业的?”“美国的”“没有成为“海带”?”我开玩笑着说。“还没有。”“国内什么大学毕业的?”“隔壁清华的。”“本来是mba专业的吗?”“不是。”“怎么学起mba了?”“刚上大学那时候傻嘛,以为自己很牛,随着潮流留学美国,读到了博士。其实自己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以为拿到博士能挣大钱,可是经过这么多年,才发现我这样更适合学mba。哎,早知如此,何苦当初啊?”他的脸上显出一点无奈。“想把这种感觉和经历告诉这些还很牛气的学生们?”我真诚地说。“能挣钱么?”“很难挣,不过大学生们很需要这些咨询。”“那就算了吧。还是通过你搞职业规划的人说吧?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大牛人,职业规划确实很重要。唉。”“谢谢!”一、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是怎么样的?好像这么说,有的学生会说:“我们学校职业规划课这么热门,怎么能说我们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呢?”不可否认,因为很多人担心未来的职业去向不好,就想选修职业规划课,职业规划课很热门,这种情况是有的。但是,当我给某重点高校讲职业规划课时,偌大的教室居然不到10几个人到场,这门课报名的很多,但是为什么听课的那么少?据说,平时就那么少的人,那么是因为老师讲课不好么?还是因为学生太懒了?一个对自己未来都不负责任的人,凭什么社会要为他们负责?也许同学们还在想着如何在考上北大清华的研究生吧?他们憋足了一口气就是要考上北大清华?就是考上北大清华又怎样?《北大阿晓的职业困惑及咨询解答》和《考博与工作---找回自我》这两篇文章已经足够说明一个不重视职业规划的人,无论他/她是哪个学校的,都深受其害。《考博与工作:找回自我》作者大地苍鹰曾经跟我说过:“杜老师,我做了一下调查,北大研究生至少有30%跟我一样根本没有职业规划概念,很多人都说:再说吧,走哪算哪。”北大本科生阿晓曾对我说:“杜老师,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告诉大学新生们,职业规划太重要了,否则像我这样,太痛苦了!”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比本科生强烈,这个从我咨询的案例来说,找我咨询最多的就是研究生,因为往往到研究生毕业时,他们才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不适合找工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换专业,要求待遇比较高等等。可是青春已经不再,自己的责任又是如此之大,要赶紧买房,要赶紧筹措结婚费用,要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等等。但是,尽管他们强烈的职业规划意识,由于他们所受相关的教育过少,往往缺乏对职业规划的正确认知,有一个研究生在听完我的讲座之后,就一定要我给他咨询。他是学it的,结果某次在听了一家寿险公司的讲座后,就全职做起了保险销售。我问他,学it的研究生都快毕业了,你怎么会突然想起做保险的呢?“对做it不感兴趣,保险既可以帮助别人,又可以挣大钱!”可是他做了几个月保险,一个单都没签。看来他要坚韧不拔地把保险做下去了!不撞南墙誓不回头,这是读到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一种韧劲在起作用!无独有偶,另一个研究生临毕业之时,说她对自己的专业不喜欢,该专业让自己“发”不了,她要把自己糊里糊涂读书的时间抢回来,她要尽快把还在外地的母亲接在北京来,让他们不仅为她这个会学习的女儿(她是某重点大学的保送研究生)感到骄傲,而且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毕竟为了读这个研究生欠父母的太多了,包括经济方面的!可是当我让她自我介绍一下的时候,她连在qq里都无法介绍自己,而且就是在电话中都不知道怎么说话,这样的人能做销售么?她的理论是:“我哪方面不行,就改哪方面!”这两个研究生适合做销售么?适合做保险推销么?如果适合的话,他们为什么要读这个跟保险金融根本不沾边的研究生?如果他们不适合做销售,那么它们的职业规划是不是在拿自己的青春做代价?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中国的研究生太多了,以至于什么行业都需要研究生?!如果说研究生只是两三年的话,那么就是很多大学很流行的直博生,也就是研究生和博士生连读五六年的学生中,也有更加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个学生成了某院士的直博生,一开始把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可是后来他才知道在硕士阶段很难见着院士的面。因为这位院士带了数十个硕士生博士生。见到院士的面时,他主动跟院士打招呼,院士就知道他是自己的学生,其他(包括他的姓名、专业方向等)概不知道,更别说讨论学业问题了。学完六年,拿个博士学位应该不成问题,因为他是院士的学生嘛,有谁敢不让这样的学生毕业?他的师兄师姐们就是跟他一样,进去读直博时很兴奋,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