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六一的亲子活动方案(多篇)【概述】幼儿园六一的亲子活动方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六一儿童节亲子活动方案篇一【活动意义】为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丰富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活跃孩子们的身心,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让全园所有的小朋友们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儿童节,我校特举办“六一”游园活动。【活动时间】____年6月1日上午8:30开始。【活动地点】园内各班教室和操场。【参加人员】全园师生。【活动策划及负责老师】总策划:滕中英负责老师:陈赛跃、徐周丽、潘明乐、陈娇娇、徐青青、陈奔奔、卢晓巧【注意事项】1、要求幼儿在活动场合中有秩序排队、守纪律。2、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3、注意保持幼儿园活动场所的卫生清洁。【规则及组织】第一时段:8:30开园,所有幼儿统一穿园服,家长与幼儿凭游戏卡入园。家长可带幼儿随意参加任意班级的游戏,并由组织游戏的教师盖章进行积分。第二时段:家长与幼儿凭游戏卡上的积分可到一楼门口领取“六一”礼物一份。第三时段:游戏结束后,家长与幼儿可自由离园。【游戏活动】1、定点投掷地点:小班教室负责老师:陈奔奔卢晓巧游戏规则:站在一定距离外(大班2.5米,中班2米,小班1.5米)向固定位置投掷纸球,投中者奖。时间一分钟,投中一个1分,满分10分。2、盖瓶盖地点:小班教室负责老师:陈奔奔卢晓巧游戏规则:幼儿在规定时间内(1分钟)给各类瓶子寻找盖子并盖好,完全配对的算分,不相配不算分。大班:盖10个,一个1分,满分10分中班:盖一个1分,盖5个以上10分小班:盖3个以内5分,盖3个以上10分3、小猫钓鱼地点:中班教室负责老师:徐青青游戏规则: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半分钟)钓到所需鱼的数量大班:钓10条,1条1分,满分10分中班:钓5条,1条2分,满分10分小班:钓3条,3条以上10分,2条5分,1条3分4、剪礼物地点:中班教室负责老师:徐青青游戏规则:将礼物绑在绳子上,挂在有一定高度的位置上,用布将幼儿的眼睛蒙住,幼儿手拿剪刀,将礼物剪下,剪下的礼物归幼儿所有。5、贴鼻子。地点:大一班教室负责老师:陈赛跃游戏规则:蒙住眼睛走到画好的脸谱上贴鼻子,贴对位置者10分,贴在脸内位置不对者5分,贴在脸外者0分。6、套圈。地点:幼儿园操场负责老师:徐周丽游戏规则:在一定距离外(大、中、小班幼儿各自)套圈,套住小椅子,一个圈为1分,满分为10分。7、夹弹珠地点:大二班教室负责老师:陈娇娇游戏规则:幼儿在规定时间内(1分钟)夹弹珠大班:夹10个,1个1分,满分10分中班:夹5个,1个2分,满分10分小班:夹3个,3个以上10分,2个5分,1个3分8、踩圆心地点:幼儿园操场负责老师:潘明乐游戏规则:幼儿蒙住眼睛站在圆心随音乐踏步走,音乐停止时幼儿随之停止。在圆内者10分,在圆外者0分。六一儿童节亲子活动方案篇二第一种活动:大脚小脚主要目标:训练宝宝如何迈步,体会走路的动作感觉。指导要点:①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地站好,用双手拉着宝宝的手,宝宝的小脚踩在家长的大脚上。②家长边说儿歌边走着,带动宝宝向前迈步。建议:这个游戏适合学步儿,帮助他们体会走路的动作感觉。儿歌一二一,走呀走,妈妈宝宝手拉手,小脚踩在大脚上,迈开大步向前走。第二种活动:找妈妈主要目标:训练宝宝朝着一定的方向独立行走。指导要点:宝宝和妈妈分别站在场地两端,妈妈叫宝宝的名字,宝宝从场地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找妈妈。注意:宝宝和妈妈的距离不要太远,以免宝宝感到困难,失去信心。第三种活动:踩尾巴主要目标:①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②引导孩子大胆地行走。活动材料:音乐磁带,自制拖地纸条当做尾巴。指导要点:①在家长的后腰上系着“尾巴”行走。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调整行进速度。宝宝用手抓或用脚踩“尾巴”。②教师引导孩子们相互追踩“尾巴”,注意按音乐节奏的快慢行走。建议:在晴天时,父母可带着孩子到户外,玩踩人影子游戏,看谁先踩到别人的影子,先踩到者为胜。第四种活动:捉蝴蝶主要目标:①训练孩子视觉追逐能力。②练习孩子四散行走,转换蹲下、站起动作。活动材料:彩色纸蝴蝶、软电线。指导要点:①家长拿着纸蝴蝶逗引孩子,让孩子的视线追逐蝴蝶的落点。②家长逗引孩子追着蝴蝶走动,当蝴蝶落地时,让孩子蹲下捉住它。③为增加孩子游戏兴趣,家长可以让孩子拿着蝴蝶,家长反过来追逐孩子。家庭小游戏推荐:①抱气球。家长手拿气球上下左右飞动,引逗孩子去追、抱气球。②追光游戏。晚上利用手电筒的光线,引逗孩子追光游戏。第五种活动:送小动物回家主要目标:训练宝宝能独立稳步行走。活动材料:小推车,小鸡、小猫、小兔、小狗等常见毛绒玩具(用积木搭四间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贴有以上小动物图片,作为每个小动物的家)。指导要点:①宝宝围坐在一位教师的周围,另一名教师模仿哭声,这位教师拿起身边一样小动物,放在自己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