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定向测试试题(解析卷).docx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难点详解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定向测试试题(解析卷).docx

难点详解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定向测试试题(解析卷).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长寿一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常见的光学仪器定向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将一发光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不同距离处。分别调整光屏到透镜距离都得到清晰的像,且光屏到透镜距离恰好相等。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正确的是()A.甲成的是实像,乙成的是虚像B.乙的焦距等于光屏到透镜的距离C.甲的焦距大于乙的焦距D.发光体离甲透镜的距离小于离乙透镜的距离2、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是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制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精确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3、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射出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黄健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在光屏上呈现6、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南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长短不同的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C.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一定比乙的像短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9、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映出荷叶纹理的“清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A.正立放大B.正立等大C.倒立放大D.倒立缩小10、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确定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评估实验的方案】方案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案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方案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以上三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选填“甲”、“乙”或“丙”)。(2)【解决实验中问题】a.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装置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烛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