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药与急救》教学设计——厦门莲花中学范丽萍一、设计意图:本章知识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过渡部分,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健康保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并能很好地促使学生形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典型的事例,唤起学生对“用药和急救”重要性的认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讨论以及模拟场景的处理等活动,突破重、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并能自觉地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当中。比如:通过生动的实例与情景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采用课前调查与观察对比,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设计“解读药物说明书并运用说明书指导患者用药”这一递进式的活动,让学生掌握安全用药常识这一重点;以学生生活常识与经验为基础,用启发式谈话与讲述法,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小药箱的适用范围与配备原则,从而降低了学生设计小药箱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配备药箱的具体方法;通过观看视频、表演与观摩、模仿练习、交流归纳等程序,让学生身临其境,边学习边运用,从而提高了对“急救方法”这一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反馈环节中,围绕重难点,设计了“纠正不良用药习惯”的分析题、“纠正用药误区”的是非题、以及突出“急救方法要点”的填空与选择题,前后呼应,达到强化与补充相关知识的效果;课堂内的“急救模仿练习”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给予纠正;课后作业的设计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提升学习兴趣。二、教案[课题课时]用药与急救,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分药,初步了解二者的区别,识别二者的标志。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3.举例说出配备家庭小药箱的基本常识。4.说出急救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常识。能力目标:1.通过“解读与运用药物使用说明书”的活动,提高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与应用知识等能力。2.通过“设计家庭或旅行小药箱”的活动,了解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模仿运用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情感目标:1.认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丰富医药卫生常识,提高对医药的兴趣。2.关注自己、亲友与他人的健康,形成对健康负责、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情感与认识。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善于与人合作及乐于帮助弱者的态度。在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1.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2.解读药物使用说明;3.设计家庭小药箱;4.说出并懂得运用一些急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1.设计家庭小药箱;2.懂得运用一些急救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1、采用联系实际、故事导入与设疑提问等方法导入教学,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求知欲。2、通过指导读书、句段分析与词语阐释、梳理框架突出重点、比较对照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重点理论知识的教学——如“安全用药常识与急救常识”的教学。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实习演练等学习活动,突破重难点,并进行能力的培养——如“课前调查、解读与运用药物说明书、设计家庭药箱与急救方法的演练”等内容的教学。4、直观演示教学法——如播放课件与视频录象、运用实物(药物说明书、医用器具、模型等)。5、采用联系实际、旧知识迁移、暗示点拨、启发铺垫等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突破难点。6、作业练习法——设计前后呼应的练习题,用于巩固重点理论知识与训练应用知识的能力。7、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补讲——如补充“中西药、服药与保存药物、急救方法”等的相关常识。8、梳理提纲归纳法——进行课堂总结。(二)学法指导:1、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经验、需求等相结合,并积极动手操作与实习演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学会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梳理、抓住关键字词、比较对照、整理重点提纲等,从而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并做好笔记。3、要求学生认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友好合作、大胆表达,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板书设计]第二章用药和急救一、用药:1、为什么要安全用药?2、什么是安全用药?3、如何做到安全用药?(1)区分处方药(Rx)和非处方药(OTC)(2)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3)不使用过期、假冒、劣质药物(4)正确保存药物二、急救:1、拨打“120”急救电话2、心肺复苏——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3、出血与止血[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小调查表,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