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师,感谢一路有你的散文老师,感谢一路有你的散文第一次背上书包是七岁的时候。记得当时我正在亲戚家玩得乐不思蜀,哥哥突然从天而降,把我押解回家,说我该上学了,我本是很不情愿的,但又怕哥哥的拳头,只得哭丧着脸随他回到家里。不料在报到的时候,却遇到了啼笑皆非的事情。大概因为我不长个,七岁的我看起来还没人家五岁的孩子高,所以接待我们报到的老师说,太小了,还没桌子高呢,明年再来吧。下一个!不知是被“还没桌子高”这话刺激了,还是被“下一个”这种明显被漠视给惹火,我竟然决定要读了,这多少让哥哥有点意外,也不记得到底是怎样弄的,反正从此我便背着书包走进了学堂。奇怪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记忆似乎被无形的手给删除了,学堂什么样,谁教的我,教我什么,学得怎样,我一概没印象。只是隐约记得,学堂门口是一处稻田,我们最爱做的游戏就是从那一丈来高的“窾头上”往稻田里跳。这活并不惊险,因为稻田里铺了厚厚的稻草,只要判断准确,跳到稻草上就绝对安全,因为没有操场,稻田就是我们的乐园。真正感觉自己读书了,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大队新建了校舍,虽然没有彻底建成,很多房子都没有封顶,用如今的话来说,就是烂尾楼。但还是搬进来了,因为原先的学堂太不像学堂了,不过是一些普通民房而已,为什么我会对那段时期没有丝毫印象呢,大概这也是个原因。小学五年里,教过我的老师大多是本地人,走马灯似的,也没个长性。他们大多保持着农民本色,连上课有时也是裤腿高挽,就像刚从地里出来。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不太像老师。记得有位语文老师,普通话说不好,拼音读不准,还经常写别字,我好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竟跟着错读错写了那么久。直到读四年级的时候,一位姓伍的女老师出现,让我感受到这才是老师的惊喜。这位老师据说是学校唯一的公办教师,因为丈夫调到本学区当领导,她便也随夫来到我们学校。她中等个头,皮肤白皙,脑后梳着一条长辫,眉清目秀,说话柔声柔气的,虽然孩子大小和我们相仿,可一点都看不出来,如果不说,还以为是个未婚女子。这样好看的女子在我们那里很少见,在我们学校更是难得一遇。不过这位老师是安排教五年级的,和我们阴差阳错岔开了。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她的特别关注,我们甚至很幸福地想,总会读到五年级的,那时伍老师就会教我们了。我家就住在学校对面,伍老师的窗户就朝向我家,我只需站在自家的台阶上就能看到伍老师房内的情景。伍老师家里有一架手风琴,这可是稀罕物。在我们那里,纵然有也没人会,可伍老师会弹,还弹得蛮好。只不过,伍老师并不常弹,这让我深感遗憾。伍老师的穿着和别人并无不同,一件普通的衬衫或者一条普通的长裙,只要一到她身上,就显得别有韵味,大家都说人靠衣装,我倒觉得衣靠人靓。不得不说,有人怎么穿都好看,当然也有人怎么穿都俗。没办法,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自骨子里散发出的书香之气靠衣是装不出来的。可惜,伍老师后来也未教我们,因为一年后,伍老师便调走了。大概是我们那里实在太落后,留不住好老师吧,也对,那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实在不是一个可以安家的地方。但伍老师昙花一现的美丽还是甜蜜了我小学时的记忆,我想如果没有她,我的失忆症大概会更严重,我的整个小学记忆会成为一片空白。因为有了她的出现,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多才多艺,什么是气质女人。我想,自己要能成为这样的女子该多好。那时我的成绩应该还不错,因为每期基本都能拿回一张奖状。那时实行留级制度,很多小学同学边读边掉了队,我却一路顺风糊里糊涂地上了初中。其实我不知道为何要读书,也不知道究竟要读到什么程度,能读到什么程度,只是简单地想,大家怎么读我也怎么读吧。家里没人指点,甚至也没有特别要求,我就像路边一颗小草一样自由生长。也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成绩在我那个很小的中学似乎依然不错。教我的老师乃至班主任也还是经常会变,但我依然不太敏感,或者说我已经习惯。我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闹在同学的嬉戏里,至于其他与我有何相干,谁走谁来,谁上谁卸我从不在意。不过上初三的时候,我的思想似乎有些改变或者说有些清醒了。继那位嘴里常常吐着酒气的英语老师之后,一位姓蒋的语文老师当了我们的班主任。这位老师那时应该在四十岁以上,算是年纪比较大的。不知是不是身体的原因,老师肤色有些蜡黄,个子不高,还略显佝偻。我起初也是不大在意的,就好像他们不在意我一样。我一向胆小,凡事总躲在人后,也不太爱发言,就算受了委屈,也不会吭声。以往老师也不说我,谁会在意一个安静到可以忽略的学生呢?但蒋老师则不同,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他竟然做了几个我无法理解的决定:先是说班上前十名的同学无论远近都要住校,尽管学校住宿条件极差。我搬来之后,发现几十个学生挨挨挤挤直接将席子摊放在木楼板上,连个下脚的空当都没有。我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因为我家离学校不过几分钟路程,实在没有必要挤在这里害别人为难。再说食堂打饭还要排队,也实在是麻烦之极。坚持了一个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