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与反思「」《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与反思「两篇」《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与反思【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倡导多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的。让学生在多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深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教学目标: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部分字词。2、理清课文的思路,能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3、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以心去爱护我们城市的树,从而使我们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地阅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同学们红领巾佩带的很整齐,那么你们知道红领巾的标识是什么吗?(红领巾)咱们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呢?(大楼、公园、树……)今天咱们就学习一篇新的课文。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城市的标识3、指出“识”是多音字,解题:什么是标识?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课前,你了解了哪些事物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掳掠霓虹灯遒劲蔚为壮观婀娜挺拔苍劲坚韧忠心耿耿芸芸众生3、结合课文句子,理解一些词语:遒劲:雄健有力。形容树枝。馈赠:赠送。芸芸众生:指一大群无知无识的人。川流不息: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4、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文的三部分内容。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三个部分:(1-5)第一部分:写出了城市的雷同。(6-15)第二部分:写出了树是城市的标识。(16-17)第三部分:写出了为什么把树作为城市的标识。三、精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体会句子:文中对城市的雷同之处的描写有哪些?学生找找有关的句子来回答。3、教师归纳雷同的地方出示出来:(1)高耸的大厦和大楼。(2)满街的霓虹灯和高架的立交桥。(3)街上川流不息的轿车。(4)满街的现代服饰和商品。4、让学生划出含有“多保胎”、“连体人”的句子,体会其句子,并说出“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适时点拨)。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城市的标识呢?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作者所指的城市的标识是什么?(树)1、(出示问题)说一说文中列举了哪些树标识着哪些城市?找出句子并读一读。2、师归纳并出示一下内容:香樟树杭州法国梧桐南京上海榕树福州广州椰树海口油松长春圆冠榆新疆喀国槐北京3、出示一些树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学习第三部分内容并出示最后三段文字。1、体会文章最后三段的语言,作者给予城市的树怎样的赞美?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1)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城市雷同?(铺垫,为下文从正面写城市的标识——树,做好了准备)(2)文中连用了三个只剩下了树,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我们知道了树是城市的标识,自然界还给予我们一些花作为城市的标识咱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出示花的图片。四、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