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书名人名言精选读书名人名言汇编85句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柯里叶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读书名人名言85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1、有知识使人富有,无实践使人贫穷。2、最富有之人是有知识,最可贵的之人是有精神。3、哲学是认识世界之慧眼,科学是改造世界之法宝。4、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5、使之易学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作,欲暖而惰裁衣也。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6、年轻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概;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人的评论以自囿,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年轻人最易传染的一种通病。——郭沫若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应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8、藏书多得一辈子也读不完,可是,一见好书还是忍不住要买,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9、小朋友,愿你们用心读古书,他们常在一定的环境中说出你们心中要说的话。10、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朗。莫学二朗呤诗苦,才年四十鬓如霜。——白居易11、著书就像制造钟表,是件复杂的事。——拉布吕耶尔12、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颜之推13、耗时于阅读,你将因别人辛苦得来的经验,轻易吸收并改善自己。——苏格拉底14、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谷子分开。——福雷斯特15、士大夫三月不读书,则义理交于胸中。——黄庭坚16、马克思读书时,常折叠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空白处做满记号。他不在书里写批注,但当他发现作者有错误的时候,他就常常忍不住要打上一个问号或一个惊叹号。画横线的地方使他能够非常容易地在书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作了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的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力。一保尔·拉法格17、有智慧的人不迷惑于事理。18、读一书,专取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粗的方法,其实亦是最好的方法。19、学习就像爬山,目的性强爬得就快,尽管山坡陡,但坚持登上山顶才是最大的成功。20、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21、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法·罗曼·罗兰22、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作者:赫尔普斯23、藏书再多,倘若不读,只是一种癖好;读书再多,倘若不用,只能成为空谈。——佚名2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作者:(汉)杨雄2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作者:培根26、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27、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法]莫泊桑28、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美]约诺里斯29、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30、自己整理笔记,总结收获。31、救救孩子,让孩子本着自己的兴趣多读书吧!3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佚名33、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35、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作者:《格言联壁》36、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莺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37、莫等闲,白了少头,空悲切。——岳飞38、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佚名3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清·张维屏《读书二首》40、当你把所读的和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时,阅读马上变得有趣了。——哈维兰41、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佚名42、发奋识辨天下字,励志读尽人间书。43、书尤药也,善读可以医愚。44、书籍是人非常忠实的朋友。45、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46、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47、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48、学习一定有恒心,要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49、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佚名50、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佚名51、书籍陶冶情操。——佚名52、书既然是药,就备有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可以置人于死地。这不是开卷未必有益吗?53、作家会在反复审阅自己所写的东西的过程中发现他想写什么。54、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