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真题.doc
上传人:婀娜****aj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年江苏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真题.doc

2023年江苏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真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规定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30题,共30小题60分)、判断题(第31题~第40题,共10小题10分)、综合题(第41题~第44题,共4大题30分)共三部分。考生答题所有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笔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4.答选择题、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笔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3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重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毕1~2题。图11.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A.变质岩B.沉积岩C.侵入岩D.喷出岩2.塑造丹霞地貌的重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图2为“‘嫦娥二号’奔月示意图”。读图完毕3~4题。3.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此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A.9月30日10时59分B.10月1日8时59分C.10月1日10时59分D.10月2日2时59分4.易对“嫦娥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图3为“2023年12月10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毕5~6题。5.下列城市中,风向为西南风的是A.南京B.西安C.天津D.首尔6.锦州的天气状况是A.晴热干燥B.低温阴雨C.高温多雨D.风和日丽图4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毕7~8题。7.与成都相比,拉萨A.白天大气辐射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D.夜晚地面辐射强8.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主线因素是两地A.纬度差异较大B.经度差异较大C.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的差异图5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毕9~11题。9.P陡坡形成的重要因素是A.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C.岩浆活动D.断层活动10.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是A.②一①一②B.⑨一⑤一⑥一⑨C.②一③一⑤一⑥D.④一⑤一⑦一⑧11.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A.增温增湿B.增温减湿C.降温减湿D.降温增湿2023年10月~2023年2月我国华北大部及江淮北部等地区遭遇旱情。图6为“2023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毕12~14题。12.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13.导致本次气象干旱的重要因素是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连续偏北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14.本次干旱对冬小麦影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进行预估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重要有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表1是“2023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记录局)”。读表完毕15~16题。表1出生率(‰)死亡率(‰)常住人口总增长率(‰)江苏9.67.O6.2广东11.84.511.7江西13.96.O7.2云南12.56.56.1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虽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15.2023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A.江苏B.广东C.江西D.云南16.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重要因素是广东A.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C.人口基数大D.迁入人口多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23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乡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毕17~18题。17.影响白于山区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A.自然资源B.科学技术C.消费水平D.开放限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