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镇宣传工作半年总结第一篇:2014年宣传工作半年总结2014年太平乡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半年总结2014年10月——2014年3月期间,在县计生局长向大家通报了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文辉副县长就下步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分别与各乡镇签订了2014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目标,太平乡在文辉副县长讲话的基础上,按照县计生局的工作思路,结合太平乡实际,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工作质量,为推进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大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宣传工作如下:1、加强宣传教育,着力营造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良好氛围。各辖区紧密围绕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市委、县委的《意见》,半年以来太平乡计生办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为育龄群众送政策、送知识、送药具;国际禁毒日6月26日、世界人口日7月1日、艾滋病纪念日向全乡各辖区发放宣传单,便民计生常识小手册,避孕药具等;共刊出6期黑板报,向全乡五个村一个社区宣传避孕节育、奖励扶助政策等知识;在全乡粘贴和发放计生宣传单共计2700多份,并宣传国家的计生政1策;在全乡各辖区发放人口与计划生育便民服务手册3500多本。2、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及进村入户宣传活动。按照国家、省、市、县人口计生委要求,太平乡联合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县教委、民政局、文化局、卫生局、广电局、工会、团委、妇联、等相关单位下发了关于《太平乡2014年关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解相关职责和任务。要求各片区要在制作宣传品和宣传品入户上下功夫,如在有的片区制作有婚育知识的扇子发放到已婚育妇女手中;在有的片区制作带有计生知识的书包,文具盒、练习本、笨等免费发到每个孩子手中;在有的片区制作些有婚育知识的口杯、塑料盆、毛巾等免费发放到村民手中。太平乡计生办在省委、市委、县委的指导下、在全乡全面铺开、保证优惠政策落实,,让计划生育优惠政策深入人心,为女孩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围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理论宣传、群众宣传、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持久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引导、帮助和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通过知识问答等形式,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大力宣传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优教、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和新的婚育风尚,促进群众转变旧的婚育观念,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积极热情地为群众办理相关证件,做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张椅子、一杯开水、一到即办。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计生工作良好形象,确保计生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太平乡计生办2014年4月6日第二篇:2014年宣传工作半年总结2014年太平乡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半年总结2014年10月——2014年3月太平乡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在市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口计生委的直接指导下,紧紧围绕全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大局,进一步强化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首位意识,深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人口文化工程载体建设等。太平乡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是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县计生局的工作思路,结合太平乡实际,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工作质量,为推进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大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4年上半年各社区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总结如下:一、构建生育文化阵地,打造生育文化氛围。太平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对人口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因地制宜,加大经费投入,效果显著。全乡投入宣传经费10000元,在加强和规范人口文化工程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结合我乡地理位置、人文特点:一是在协会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建了一条比较规范、高规格、更加贴近群众的人口文化走廊;建了太平乡信息栏、乡村街道、沿江路等人口文1化风景线;建了红星街道、盐津村人口文化一条街。二是全乡各辖区也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也分别完善和建设了一批贴近群众生活的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小区、人口文化中心。如葡萄园基地建立文化知识宣传栏,在太平村、复兴村、古楼村、二溪村、盐津村等文化书屋里专设置计生宣传类书刊;在太平集镇区改扩各类计生宣传栏设置,加强各种计生宣传;规范各种载体建设、丰富各种宣传内容、改变各种思想观念。三是以区内几条主干线和经过我乡的312国道附近做好户外宣传品,在辖区内建立文化线圈,在户外喷绘计生宣传画、刷新宣传标语,宣传墙报专栏期等。还利用乡镇计生服务站是育龄群众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