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概述.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概述.ppt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概述.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产品(汽车)的使用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环境因素的充分性应考虑七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当时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地方性环境问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89101112131415161718评价步骤一、环境影响识别的含义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指建设项目在施工、兴建、竣工后正常生产中和服务期满后对环境产生的、诱发的环境质量变化或一系列新环境条件的出现。二、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在于找出环境影响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不利的环境影响,为环境影响预测指出目标,为污染综合防治指出方向;通过污染综合防治,控制不利影响,使其减少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从而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环境影响的类型4.按污染程度分类(1)重污染影响:(2)轻污染影响:5.按建设项目的阶段分类(1)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2)建设项目服役期的环境影响:环评的重点(3)建设项目服役期满后的环境影响6.按影响的环境要素分类环境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影响识别:通过系统地检查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入选环境因子的原则:①尽可能的精练,并能反映评价对象的主要环境影响和充分表达环境质量状态,以及便于监测和度量;②选出的因子应能组成群,并构成与环境总体结构相一致的层次,在各个层次上将环境影响全部识别出来。③项目的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对环境的影响内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应有不同的环境影响识别表。建设项目对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可用等级划分来反映,按不利影响与有利影响两类分别划级。(1)不利影响常用负号表示,按环境敏感度划分。例如可划分极端不利、非常不利、中度不利、轻度不利、微弱不利等5个等级。(2)有利影响一般用正号表示,按对环境与生态产生的良性循环,提高的环境质量,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程度而定等级。例如亦可分5级,即微弱有利、轻度有利、中等有利、大有利、特有利。一般技术考虑(掌握)项目的特性(如项目类型、规模等)项目涉及的当地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环境影响的初步识别(掌握)初步识别依据:项目类型、规模、对环境敏感区的潜在影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项目识别分类:划入“重大影响”的项目、划入“轻度影响”的项目、划入“影响很小”的项目其中“重大影响”项目包括: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或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项目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建设项目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项目所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轻度影响”项目包括: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影响很小”项目包括:基本不产生三废、噪声、振动、热污染、放射性、电磁波等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环境敏感区识别(掌握)需特殊保护地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