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1设计说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了如下设计: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突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地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的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2.情境教学贯穿全课始终。本节课的教学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本节课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联了起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地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星星图片或其他图片若干教学过程⊙引入课件出示情境图:三个同学在开心地折小星星,佳佳折了5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7个。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1)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出示问题:怎么列式计算?设计意图:以旧引新,通过创设与教材相同的学习情境,不仅复习了连加的实际问题,巩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加深了对连加算理的运用,还自然地引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形成对比,为学习同数连加作铺垫。⊙合作探究1.教学教材77页例4,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数连加问题。(1)师:过了几天后,他们三人又在一起折小星星了。课件出示情境图: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折了6个。①你知道了什么?还可以怎么说?生1:佳佳折了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也折了6个。生2:3个人都折了6个,3个人折的一样多。师小结:有3个人,每个人折了6个小星星。②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课件出示: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③怎么列式计算?预设生1:6+6=12(个)12+6=18(个)生2:6+6+6=18(个)师:第一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相同,那么第二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出示课堂活动卡)师:这3个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上把它们圈起来。(2)结合图示完成表格。①出示1个圈,提问:这个圈表示什么?(表示1个6)②出示2个圈,提问:这2个圈表示什么?(表示2个6,2个6就是12)③出示3个圈,提问:这3个圈表示什么?(表示3个6,3个6就是18)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表格:④读表格。师:表格中的6,12,18分别表示什么?生:表示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过程与方法1.通过知识迁移,在复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2.借助对比练习,总结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策略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教学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准确判断题中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学习记录卡。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建立表象。(课件出示)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2)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3)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4)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2.下面各题中各有哪三种量?那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怎样?它们成什么比例?你能列出等式吗?(1)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2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行240千米。(2)读一本书,每天读20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5页,需要x天读完。[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反比例的应用,因此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一)回顾旧知,激发兴趣1.出示例5情景图,说一说图意,了解数学事例。2.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