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docx
上传人:努力****晓骞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docx

2022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题西林壁).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个生字2.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3.背诵第一首诗?望天门山?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2.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3.背诵教学过程:一、指导预习〔一〕复习引入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你已学过的。2.读一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准字音3.想一想哪些词语和诗句读懂了,哪些还不懂,把不懂的划下来。〔二〕学生按要求自读〔三〕检查预习1.指名读?望天门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四〕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果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答复,较难的重点的可以留在讲读时再解决〕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1.知诗人李白〔701mdash;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2.解诗题望:看,往远处看。天门山: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望天门山:往远处看天门山。三、朗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大意,在此根底上背诵下来。1.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指点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盘旋。〔2〕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3〕指名说句意〔4〕教师小结句意: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盘旋激荡。〔5〕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6〕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以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2.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给人以历历如在眼前的感觉。〔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盘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3〕把理解的诗句画出来。画好后,可到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4〕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表达出诗人借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5〕在熟读根底上背诵提示断、开、流、回四个字帮助背诵。四、加强感知,看图片或录像附:板书设计3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缘字。2.学会背诵?题西林壁?。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空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背诵?望天门山?〔按诗题、诗人、诗句这个顺序背诵〕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赞美之情。〕二、指导预习?题西林壁?1.听范读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查预习缘庐峰4.指名读?题西林壁?5.齐读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7.质疑三、按上节课三步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1.知诗人,解诗题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上下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比照,如远近上下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5〕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局部。〔6〕指名说全诗意思3.想意境,悟诗情〔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2〕引伸:对于比拟复杂的事物,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