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个人述职报告范例(3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终个人述职报告范例(3篇).pdf

2024年终个人述职报告范例(3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终个人述职报告范例尊敬的领导:您好!时光如水,岁月如舟。转眼间____年即将过去,回首往事拉杆班将这一年的工作进行如下述职汇报。一、坚持以质量意识为理念1、做到“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质量管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质量为中心”“以生产满意”为目的服务宗旨。统筹兼顾,质量效益,生产效益,管理效益,三方的关系。强调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以及技术质量和工序质量的全方位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强调全员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强调班组在质量中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2、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团队建设。一年来,班组一直把培养人员技术作为团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因为只有技术过硬才可以保证“提质提能”攻无不克。和高级技术人员一起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加强班子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二、坚持整体推进为发展目标抓好生产和质量的关系的同时,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重视安全工作,安全工作主要以教育为主,管理与教育一起抓。做到“未发事先知”的预防管理理念。积极推动5s标识现场管理,明确现场整齐划一,明确具体摆放位置,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工艺文件复述内容,做到人人会背,并且达到熟知熟解,工艺坚持奖勤罚懒。三、坚持以生产为第一要务1、经过一年来的努力,生产与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人员思想积极进步。提高质量的同时生产也得到全面提升,班组全面提倡公司的“提质提能”活动。利用____人,全面提能完成____人的生产任务。从月产____单轨____列提升到月产____列。担任的____公里动车组摇枕最高纪录时可以月产3列半,是从开始制造到今年的一个生产成绩的刷新记录。2、这一年里。生产中涌现出很多杰出员工,其中被车间评为免检员工的就有四名。班组全力“提质提能”“排头抓尾”“择优上岗”“奖勤罚懒”资源共享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履行单车记件,多干多得的原则,提高职工工作动力。本班组承担着动车和城轨车两种车型,因工作需要许多人都拥有两种不同车型制造的资质,试工作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在这一年里班组多次被车间评为先进班组,这些都离不开车间的支持和班组的努力结果。四、坚持以党为核心的团队建设积极响应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忠诚企业”主题教育活动作为贯穿全年工作主线。认真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党内刊物,并写出书面学习体会。积极地激励广大党员同志都要为党旗添光彩。“严于利己”“规范言行”做职工群众信任的党员,在班组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五、存在不足当然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不足,通过我总结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工作头绪多,有时会忽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方式。2、偏重对日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忽视了对大型活动的开展。3、自己思想认识还需提高,面对事情不能过于急,需要冷静思考,多向他人询问方法和意见。我们深感肩头胆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面对着各种的挑战,拉杆班将不会辜负车间的重望,勇敢向前在工作当中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总的来说,工作是忙碌的、辛苦的,但感到的是充实和欣慰,因为跟着车间,和领导一起奋斗,一起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一起享受活动成功的喜悦。每一个班组的人员都是那样的团结上进。他们不畏艰难,开拓进取。此致敬礼!述职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2024年终个人述职报告范例(2)本人自去年____月进入____公司以来,经过近半年时间的了解,已全面地了解____公司的具体生产状况及运作,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态度,从如下几个方面进入工作并实际地处理一些相关事项。个人心态的快速转变与定位:来到____一厂,因为厂情的不同,大部分的工作方法都必须做出改变,有效管理量化考核方法在____推行要有一段时间过渡。如何引导,是一个技巧问题,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并给予机会让我担负(银碳、绿油、车啤)工序主管这一重担,相信这一次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规划和考验,所以我会用最良好的心态和更务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在的工作,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在____公司做出成绩。____公司的认知:主要体现在:①、人员状态良好,但冲劲不足,对公司缺乏归属感。②、基层管理员渴望认知新鲜事物,但浮于表面。③、职责不清,不勇于承担责任,本职工作未做好。④、机械设备良好,主力做单双面板不成问题。⑤、生产技术和方法没有与产品难度的增大相配套,人员的流失就会失去技术力量。⑥、环境管理、设计不到位,当生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