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遗址优质完整版725567672.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遗址优质完整版725567672.pdf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遗址优质完整版725567672.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遗址一课程标准:了解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生产。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概念讲解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并通过列表法和对比法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三重点难点:重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四教学过程:远古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经过细心的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种子落到地上,来年又会发芽、生长、成熟,而且可以供人食用。于是人们便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于是有目的的原始农耕便出现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了解一下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情况。一、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展示: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教师: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流域、农耕的工具、种植的作物、居住的房屋是怎样的状况?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河姆渡展示的是什么时候、哪一流域的农耕生活呢?学生一: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一带。教师:河姆渡居民使用什么生产工具?学生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教师:他们种植什么作物?学生三:河姆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对野生稻进行培育、种植的国家。教师: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产要求他们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屋里?学生四:河姆渡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展示:干栏式房屋教师: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这是建筑学上一个重大成就。另外,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制造陶器,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思维拓展:根据以上对河姆渡人的了解,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为我们勾勒一幅河姆渡人农耕生活的画卷。学生:(以文中史料为依据发挥想象,描绘河姆渡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河姆渡人生活场景的构思,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的理解。)教师: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学生: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影响,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而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所以,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教师:除此之外,在半坡还出土了纺轮,说明那时的居民已会防线、织布、制衣。(设计意图:通过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居住房屋、烧制陶器等方面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南北方原始农耕的差异。)总结:完成表格原始居民河姆渡人距今时间距今约7000年生活地区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居住情况干栏式房子、木构水井劳动工具使用磨制石器,使用骨耜耕地原始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原始家畜饲养饲养猪、狗、水牛业原始手工业能制作陶器、使用天然漆音乐绘画制作玉器、骨哨、象牙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