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期末复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期末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内容: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二、具体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三、复习重难点:(一)复习重点: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2、解决问题:(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二)复习难点:1、24时记时法,主要体现在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计算经过的时间;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释现象,提出问题等。四、复习方法: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习题;2、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认真组织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五、复习安排:1、整理和复习;2、综合检测和试卷分析;3、整合和优化,补充和拓展。期末复习计划篇2数学1:不要迟到,认真听讲,积极发言。2:不能以“这道题我已经会了”为借口,不认真听讲。3:作业认真完成,争取消灭一题是一题。4:考完一次测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不能开小差。5:不会的题要第一时间弄懂。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英语1:要以百分百的精力来上课,不要开小差,不会的题下课要第一时间问老师。2:努力把单词、重点句都背熟,课文也要读到滚瓜烂熟的状态。3: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老是为自己找理由。既然列出了计划,那么我就要严格地按计划形式,不能对自己太过宽松。希望有了这样严谨的`计划,我的期末成绩会更好,更上一层楼!我要对自己说:一定要加油、加油、再加油!期末复习计划篇3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巩固知识,减少遗忘,查漏补缺。2、通过总结方法,抓规律,使学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形成迁移。3、通过复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复习原则:1、讲求实效,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2、引导学生把知识活学活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3、抓联系,抓规律,理方法,求提高。4、关注学困生。(刘勇,陈若桦,刘毅晨,梁翰麟)复习方法:按课文单元复习;按知识分类进行字词句段专题复习,摸拟训练复习。复习时间:20xx、12、27——20xx、1、5复习策略与计划:(一)假日复习准备:(6.14---6.16)1、结全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设计一份自己能做到的的复习计划。2、准备三个作业本:期末家听本,摘抄默写本和错误更正本。(写作复习在作文本的原文上改)3、利用三天假日布置作业:A、熟读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题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2遍)B、在家长面前背诵1遍C、把要求背诵的所有内容按照课文、课后题(含课外补充的)和语文园地三个类别边读边背地默写在摘抄默写本上,并且及时检查更正(新本子,日后可以作为摘抄本用,写作时可以作为好词佳句的素材库)D、做好期末复习册13页二十四题,二十六题;15页第一题,第八、九题E、设计表格发给学生请家长协助小孩落实。F、6月17日回校上交背诵作业完成表格,当堂以考试的形式检测,凭检测结果评出三名“背诵大王”奖和三名“背诵进步奖”(针对学困生),下发表扬信。(附:这一环节涉及到的背诵的知识点、作业完成表格和检测卷详见WORD文档《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其中6月13日已完成多音字的专题复习)(二)字词训练到了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逐步增大,课文中的新词多由熟字组成,学生会读会写,教学重点应该是准确地理解词义。复习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