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秋随笔精编.docx
上传人:一条****涛k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中秋随笔精编.docx

初中中秋随笔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中秋随笔初中中秋随笔集锦1“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武汉老家了,所以那天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昨天是中秋节,不知怎的,爸爸特别暴躁,一反常态,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这样的。爷爷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刚刚离开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亲的亲人,可她却远在江苏,连电话都没来几次。亲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和快乐。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这中秋佳节,与自己最亲的亲人团圆吧!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罹亲人的心!初中中秋随笔集锦2中秋的下午,去了禅寺。抽了三支香,轻轻放在烛火上;将香举过头顶,香灰的黯白下透露出的一点红光;炎热杂麻的心绪随着缕缕游丝般的烟缭绕而上;又像菩提树下的层层落叶;因风徐徐落下。像厚厚的烟灰铺在铜炉上,寂寞无声——在这不合常理的烈日下,心竟能消沉于静谧的寺院中。可能是打更的古钟敲响了吧,或许是寒树老鸦了两三声幽啼才提醒起我:今已中秋。蓦然回首,才发现寺庙被落叶凄黄与烟香灰白渲染的如此美丽——静谧、澄清、安宁。跨过高阔的门槛,庙前一片空地上斑驳的影子透过落叶洒落着静谧与安然;漫过不知觉的黄昏,返回的路上弥漫着感怀的恬静与交杂着夏热秋凉的久远。躺在阳台的竹椅上,恍然才发现黄昏只剩下一点余光;遗憾中又生怕错过夜晚的`秋月,只好再次抬起头——那夕阳,焚烧着最后一点梦忆——悠絮的烟丝,枯黄的落叶,剥落的白墙。好像夜来得很快——一顿饭的功夫,一轮中秋明月就悠然地嵌在黑蓝的夜空,直击你的心扉。少了古有的蟋蟀声;几声悲凉痛绝的蝉鸣也是足以给这一潭秋的死水溅起涟漪。中秋,本一个平凡无奇的初秋,再加上个月圆十五,就可以大有寓意: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大大小小的老故事给这个日子缝上了另一层感怀——促使游子之情更为强烈,只能向遥远的明月彷徨而去。千万家亮着的暗着的灯,给月夜重重地涂抹上一笔温橘色与墨靛色;也许是谁家香炉里溜出的一缕好烟,抑或是不知名的幽笛好曲——中秋,正如丰岛与志雄笔下的一种赤裸着的震撼、憧憬,再润色上一点中国人自独有的浪漫色彩,就恰到好处。夜,沉着更深;月,又照亮的是谁的泪?静谧的笼罩下,一场曾经的故事才能流出;过去的悲剧像一阵阵的潮水,留下的是一片轻微的苦涩与成熟后的安坦与怀念。月,轻柔地照着;微风挟带的一丝凉意却让心更暖。新闻上轰轰烈烈的中秋就平缓地、如流水般过去了;就自然地让这场秋轻得别太沉重:蕴藏于手心不及不过——不再有始无终。中秋的月。容易受伤的梦/握在手中却流失于指缝/又落空。初中中秋随笔集锦3那一轮满月带着丝丝忧愁,久久的悬挂在黑布似的天空上,一朵朵沉甸甸的乌云遮住了月亮那皎洁的月光。“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中秋之夜,我想起了远千里之外的姥姥。姥姥,您还好吗?姥姥,虽然您身在遥远的广州,而您的心却永远连着我的心,手永远牵着我的手。姥姥,和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您的笑容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我的心中……记得刚上小学时的我,每天放学都往姥姥您家跑,把每天学过的古诗、童谣背给您听,而姥姥您总会捏着我胖乎乎的小脸,笑眯眯地说:“我们的小菲菲真乖,真棒,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也总是乐滋滋的笑着,自豪的又为姥姥您说一句甜言蜜语或唱一首动听的歌,让姥姥您开心的不得了。面现在的我,每天放学后也会情不自禁地走向您家,这时才发现,原来只剩下空房子,可是屋里仍会久久荡漾着我们的笑声……姥姥,前年我和妈妈去广州看您,那是一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