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护理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脑水肿护理学习教案.ppt

脑水肿护理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脑水肿护理(hùlǐ)病史(bìnꞬshǐ)身体(shēntǐ)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jiǎnchá)入院(rùyuàn)后治疗调控血压:患者入院血压173/101mmhg,予以硝酸甘油控制血压止血药和凝血药:予以氨甲环酸及血凝酶止血,加用奥美拉唑静滴预防消化道出血。对症治疗:胞二磷胆碱、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营养(yíngyǎng)神经;复方甘草酸苷保肝;输血小板治疗;甘精胰岛素餐后2小时皮下注射,阿卡波糖50mgtid三餐时嚼服控制血糖;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抗炎,柴胡降温。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脑水肿的病理(bìnglǐ)生理机制脑水肿的临床表现辅助(fǔzhù)检查脑水肿治疗(zhìliáo)方法护理(hùlǐ)诊断护理(hùlǐ)措施清理呼吸道低效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gǎnrǎn)。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食物残渣可造成气道堵塞,必须清除口鼻分泌物,勤翻身勤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认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室内清洁。注意加强呼吸道雾化。高热1、每4小时监测体温,高热时至少应1次/4h,监测体温变化并作好记录。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1~2次/d。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2、降低体温,体温超过38.5C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物理降温,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应复测体温3、饮食护理轻症者进清淡、富营养饮食。发热、全身症状明显者,应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静脉补液,同时注意口腔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用止呕剂。4、患者卧床休息(xiūxi),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5、尿细菌学检查的护理脱水剂治疗(zhìliáo)的护理3.皮肤、黏膜的观察:这是判断脱水药物用量的指针,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基本平衡,必要时记24小时出入量。4.注意观察肾功能,电解质情况:甘露醇对肾功能有损害,密切观察24小三尿量,每日配合抽血做肾功能测定,如发现肾功能有损害,应减少(jiǎnshǎo)用量或停用,改用对肾功能无损害的甘油果糖,避免出现急性肾功衰,大量使用利尿剂,使钾离子从尿中排出增多,所以使用脱水剂最易出现低钾症,如出现神志淡漠、嗜睡、烦躁不安、心律失常,应考虑是否低钾,低钾可做血清钾测定或心电图检查。并定期抽血监测电解质情况。5.给药速度和方法: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速度以10ml/min为宜,即250ml25分钟点完,使药物在血液中迅速达到所需浓度,起到治疗作用。脱水(tuōshuǐ)药物后疗效的判断3.用药1—2小时后症状仍在进展和昏迷程度加深,腱反射及肌紧张逐渐降低和大脑去强直样反应等,说明病灶水肿继续扩大或脑移位继续加重,可考虑药量不足,应再加用脱水剂,该病人就加用了速尿,与甘露醇联合使用,控制脑水肿。如果还不能控制病情时,报告(bàogào)医生采取其他抢救措施。4.用药5-6小时后病情继续加重,为药量不足,报告(bàogào)医生加大脱水剂量,缩短给药间歇期,做好手术准备,要在逐渐出现脑疝发生之前消除水肿。用药时机不当(bùdānꞬ)滴速问题用量问题水电质平衡问题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问题护理问题肢体活动障碍(zhàngài)的护理2.正确变换体位(tǐwèi):正确的体位(tǐwèi)是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预防挛缩畸形和疼痛的发生,增加舒适感。3.床上卧位:床头不宜过高,尽量避免半卧位,仰卧时身体与床边保持平行,而不是斜卧。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应给予正确引导(如指导患者肩关节向前伸展并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手掌向上放在最高处,患腿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等);仰卧位因受颈牵张性反射和迷路(mílù)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增加,应尽可能少用,不同体位均应用数个不同大小和形态的软枕给予支持。4.加强肢体被动运动,有利于促进肢体肌张力的转变,增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有可能防止其萎缩变性。一般情况下,脑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2周进行。一般原则是以健侧带动患侧,以下肢促上肢,由卧到坐,由立到走,由支架到徒步,由粗大一般动作到粗细协调动作。5.安排好日常训练,可以加速康复(kāngfù)的进程。日常训练可在医务人员指导,家属成员协助下进行。步行(bùxíng)练习的禁忌症潜在(qiánzài)并发症的护理2、降低颅内压和避免颅内压增高:床头抬高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供氧,减轻脑水肿;控制液体匀速输入,认真记录24H出入量;给与定时(dìnɡshí)翻身、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加。3、血压控制在适当范围。一般收缩压维持在160mmHg为宜。(1)遵医嘱按时监测血压,观察血压变化.(2)与病人沟通交流,保持情绪稳定勿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