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防雷电安全教案防雷电安全教案雷电的种类雷电分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而电磁脉冲主要影响电子设备,主要是受感应作用所致;云闪由于是在两块云之间或一块云的两边发生,所以对人类危害最小。直击雷就是在云体上聚集很多电荷,大量电荷要找到一个通道来泄放,有的时候是一个建筑物,有的时候是一个铁塔,有的时候是空旷地方的一个人,所以这些人或物体都变成电荷泄放的一个通道,就把人或者建筑物给击伤了。直击雷是威力最大的雷电,而球形雷的威力比直击雷小。防雷电安全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雷电安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防雷电安全教案1一、打雷的安全知识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将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4、在户外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5、夏季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二、防冰雹知识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常常伴随着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天气过程。冰雹灾害对农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较大。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冰雹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冰雹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冰雹应急防护措施:1、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和抢险工作。2、有关部门要做好防雹准备,并伺机适时开展人工防雹消雹作业。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4、将家禽、牲畜等驱赶到有顶蓬的安全场所内。5、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物品或者设备。6、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防雷电安全教案2一、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2、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3、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二、活动准备:(1)模拟大树一棵。(2)模拟电线杆一根、电线一条。(3)模拟房子一座。(4)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5)小兔子头饰(若干)。(6)篮子一个。(7)音乐《下鱼了》。(8)自编儿歌一首《安全避雷电》。三、活动过程:1、导入,今天,xxx小朋友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2、躲雷雨闪电的情景。(1)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xxx的家里坐下,他妈妈热情招待我们。3、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2)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做的,好么?4、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5、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3)小可爱、小哥哥,谁做得对呢?(4)教师小结。(A)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避雷雨闪电。(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C)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D)不可以躲避在潮湿的地方。6、教念儿歌《安全避雷电》不能躲在大树下;不能躲在电线杆下;不能躲在潮湿处;不能躲在高危处;不慌不乱四处看;找到低处蹲下来,雷电没有再走动,定能安全回到家。防雷电安全教案3教学目标:1、知道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2、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好掌握预防雷击的方法好技能。3、初步掌握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教材分析:引言部分指出了雷电的危害,同时揭示了本课要了解的内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主体部分共设不友好的来访者和避开雷电防雷击两个主题。教学重点:雷电形成的原理过程,明确雷雨天气的危害,树立防雷电的安全意识。教学难点:遭遇雷击之后的紧急治疗方法和应急措施。教学过程:一、认识雷电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雷雨季节电闪雷鸣的视频资料,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经历过这种天气吗?当时有什么感受?”2、学生根据生活体验交流对雷电的认识。3、教师引导:“雷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雷雨天气。你知道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吗?”4、学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介绍,然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