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朱彦夫感动中国先进事迹朱彦夫感动中国先进事迹1近日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朱彦夫先进事迹的报道,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25年村支书生涯,用残躯撑起一个村庄;残臂书写几十万字自传体小说,传递精神信念……朱彦夫的感人事迹口口相传.读完光明日报的报道,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龙兵感言:“朱彦夫身上折射出的精神,令人震撼.像朱彦夫这样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复员后又为家乡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的革命军人,他们身上那种为党为国奋斗不止的气概和担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山西洪洞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主任王凯说:“十年前我是一名武警战士,通过极限人生了解了朱彦夫,再次看到朱彦夫的报道,仍然很受教育.虽然重度残疾,但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作为一名党员、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对朱彦夫来说,群众路线不是多难的事儿,是日常本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机关党委王军说,朱彦夫把群众看得比自己重,他深入群众、汇集民智为民办实事,是实实在在的群众路线践行者,是全党的好榜样!“朱彦夫身体残疾,仍为党为民鞠躬尽瘁,他的精神也激励当代大学生磨炼意志,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目标.”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石凯平说.朱彦夫先进事迹的报道在网上也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纷纷留言发表感慨.一位山东潍坊的光明网网友看完报道后说:“精神的力量,就是这样鼓舞人心,催人泪下,满满的正能量!”“朱彦夫身残志坚,坚持不懈,这需要极强烈的精神意志支持,多年来,不计个人得失,努力奉献,凡事以人民满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员的宗旨牢记在心,堪称时代楷模.”网友“依山伴水2015”说.朱彦夫感动中国先进事迹210月,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漫山果树枝头上热闹起来,挂满一个个“沂源红”苹果.看到当年的荒山生机勃勃,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曾经的村党支部书记朱彦夫满怀欣慰.在朱彦夫家,86岁的老英雄坐在床上,依旧是战士的英姿.1947年沂源解放,那年冬天,14岁的朱彦夫穿上了军装.让他自豪的是,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中,他都立过战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朱彦夫失去四肢和左眼.是一辈子在疗养院被人伺候,还是回老家?“去”还是“留”,如当年的“生”还是“死”一样,摆在了他面前.最后,他作出决定:不能让国家养起来,我要回家.1956年春,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特护待遇,朱彦夫毅然回到家乡——沂源县张家泉村.1957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人生的第二个“战场”,与乡亲们一起奋斗25年.一上任,朱彦夫就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臂上搭着块随时擦汗的毛巾,深一脚浅一脚,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查访民情.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村热火朝天地展开.他始终掌握第一手资料,春天的耕播、用肥、苗情他了解;夏天庄稼长势、旱、涝、虫、草荒他知道;秋天庄稼收割、打场情况他说得清;冬天整地、积肥状况他了然于胸.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第一个平均亩产过600斤;全乡第一个用上电、村民人均收入第一……谁能想到,这么多“第一”,竟是张家泉村,这个新中国成立初期村民连地瓜干都吃不饱、一到灾年就靠讨饭糊口的穷山村创造的.在休养所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可以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朱彦夫说:“虽然我没手没脚,但有心有脑,哪能吃闲饭?看到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哪能袖手旁观?带领大伙过好日子,困难肯定不少,但再难,比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与其腐烂,不如燃烧!”那时候,村里没有办公室,朱彦夫家狭窄的屋子就是会议室.支部开会,一开就到深夜.他不止一次对全家人说:“咱家有特等残废这一个‘特’字就够了,绝不容许再有一个‘特’字出现!”对家人严苛得近乎“残忍”,但朱彦夫对村民却百般呵护.他的大女儿朱向华告诉记者,父亲每月的伤残金,大部分都用在了集体的事和接济村里的穷人、病人上.上级每月配给他的白面、红糖,他也总要分一些给四邻八舍的老年人、五保户、病人和烈军属.家里的鸡蛋也不让孩子们吃,用作公务招待.公社、县城来人,到了吃饭点儿,他就自掏腰包在家里招待.前不久,张家泉村现任支书刘文合又来到朱彦夫家.一落座,朱彦夫就扒拉开自己的日记本,搓出一张纸条交给刘文合.这是老书记的习惯,自从朱彦夫患脑梗塞后,思维就难以一直清晰.看电视时,有什么致富项目和信息,觉得村里能用上,或者自己有什么建议,他就写下来,等村里来人交给他们.朱彦夫是个发光源,释放正能量.在他身上,没有暮气,没有怨气,没有骄气,而是处处彰显着勤俭朴实的优良作风、感天动地的浩然正气.从1952年开始,到1996年突发脑梗塞倒在讲台上,44年间,朱彦夫拖着残腿,每请必到,奔走大江南北,无偿作了1000余场报告,听众达几百万人,所到之处,都会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