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应用编程教学改革的问题和策略论文0引言网络应用编程是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当下网络编程技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具有更新快、涉及知识面宽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这使得“网络编程基础”课程的教与学有一定难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逐章逐知识点讲授,课后练习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笔者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进行探索。1课程内容和特点网络应用编程课程以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为开发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采用案例方式,让学生掌握ASP.NET的基础知识、特点和具体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VisualStudio开发环境简介,静态网页设计基础,C#语法基础,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常用Web服务器控件,常用内置对象和状态管理,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和基于角色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重点突出“应用”二字,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基本编程技能这个纲,旨在通过网页设计和网站功能开发使学生了解网站开发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训练。2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侧重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往往出现“上课听得懂,课后不会做”,“示范操作都能做,自己设计就无处下手”,“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互动性不强”等现象。而网络应用编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互动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侧重理论,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根据网络应用编程课程的特点和近两年的实际教学效果,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探索。2.1教学模式的探索整个课程的课堂教学全部安排在专业的网络实验室中,课堂教学采取参与式教学方式,强调教学双主体,即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组成部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具体做法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成4~6人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自行命名并选出组长,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各个小组的具体表现进行积分,并且在每次课后都公布积分结果并张贴在教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在课程教授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我们通过一个WEB应用程序开发案例从网页设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演示和讲解,精讲项目开发中的知识点、设计思路、编程技巧,同时强调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解决方法以及在不同的开(下转)(上接)发需求中的不同应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各小组按照教师的讲解和演示逐步完成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了解和熟悉一个WEB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2.2实验教学的探索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使用基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实验课内容围绕理论课内容来进行设置,即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课中的授课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割裂了网络应用编程课程中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无法与学生学习的其他课程知识链接起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实验内容设置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参与式教学方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对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已经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个和课堂教学中相似的项目开发案例要求各小组独立完成,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差异,要求各小组对成员进行分工,并将每名小组成员的名字和分工做成简易卡片展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验内容,并且在小组内部形成帮扶机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在项目开发中的团队协作精神。2.3考核模式探索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