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辨证分型回顾性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辨证分型回顾性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辨证分型回顾性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辨证分型回顾性研究的中期报告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辨证分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种疗效评估方法,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辨证分型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不同辨证类型的特点及治疗方案,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经验和参考。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某医院行下肢缺血性疾病手术的患者,根据中医四诊病症划分为阳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寒湿瘀阻型、气虚血淤型、阴虚血瘀型、瘀滞型和气血两虚型等8种辨证类型,通过病历资料和病情观察对患者的辨证分型进行初步评估,确立治疗方案,并在手术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通过疗效评估指标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共纳入110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手术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随访,其中男性61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68.3岁。在8种辨证类型中,阳虚血瘀型患者最多,占总数的29.1%,气滞血瘀型和湿热瘀阻型分别占比22.7%和15.5%。治疗方案主要以活血化瘀、祛瘀止痛、通络散结为主。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改善,其中阳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淤型和阴虚血瘀型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和口干舌燥等。结论: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辨证分型和中医辨证论治能够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经验和参考。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不同辨证类型的患者采取相应中药和针灸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和完善该方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