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邻家****66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二上阶段性检测(一)生物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3年10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以下模型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细胞外液是血浆,因此其渗透压最高B.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单箭头表示的有①②③⑤C.CO2、神经递质、激素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成分D.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它的出现并不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成分上相似,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三者的渗透压基本相同,A错误;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但箭头表示的有②③,B错误;C、CO2、神经递质、激素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成分,均可随体液运输,C正确;D、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癌细胞的产生会影响人体内环境稳态,可导致生命危险,D错误。故选C。2.当人体器官或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最不合理的是()A.下丘脑功能障碍的患者体温波动范围可能较大B.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C.重症肺炎呼吸障碍患者的血浆酸碱度可能较低D.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功能障碍的患者体温波动范围可能较大,A正确;B、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体内代谢物质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导致血浆渗透压可能较高,B正确;C、重症肺炎呼吸障碍患者体内二氧化碳排出障碍,使血浆酸碱度较低,C正确;D、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进入血浆的物质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可能较低,D错误。故选D。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恒定不变的状态D.内环境稳态概念的发展:分子、细胞、器官、群体等生命系统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稳态【答案】C【解析】【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人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正确;B、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非恒定不变,C错误;D、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内环境稳态的特性,即内环境稳态概念的发展:分子、细胞、器官、群体等生命系统各个层次都普遍存在稳态,D正确。故选C。4.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的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应属于传入神经元B.呼吸衰竭直接原因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C.患者损伤的神经根据其发出的中枢分类应属于交感神经D.患者体内一般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前期可以有感觉【答案】D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