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上传人:长春****主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8/NUMPAGES总页数8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编】(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乳品加工厂选址时,一般选靠近奶牛养殖场,主要是考虑靠近()A.原料产地B.能源基地C.水源地D.市场2、下列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对应正确的是()A.马来西亚——石油B.泰国——棉花C.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D.菲律宾——蕉麻3、美国旧金山南面,有一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狭长谷地,被称为“硅谷”。其主要工业部门是()A.钢铁制造B.汽车装配C.电子信息D.纺织加工4、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加拿大C.巴西D.俄罗斯5、下列关于图a和图b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图b相比,图a比倒尺较大,表示的范围也大B.两图所示地区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C.图a所示地区在图b所示地区的西北方向D.图a和图b所在经度范围不同,地方时也不同6、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7、去东南亚马来群岛旅游,下列物品中没有必要携是()A.雨伞、药品B.御寒衣物C.摄像机D.地图8、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B.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D.西北牧区退耕种草9、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东南、西南、西北B.东北、西南、东南C.东北、西南、西北D.东北、东南、西北10、“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歌词描述的乡村聚落是()A.农场B.牧场C.鱼村D.林场11、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纬度位置12、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13、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都穿过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白令海峡D.黑海海峡14、非洲炎热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15、下列关于亚洲纬度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寒带B.全部位于北温带C.没有热带D.地跨寒温热三带16、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A.亚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17、下列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A.B.C.D.18、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A.湿度、风力B.气温、降水C.气压、风力D.风力、降水19、长江经济带采取“退田还湖”的举措,体现了流域开发“人水和谐”的理念,其根本目的是()A.增加灌溉水源B.修复生态系统C.促进工业发展D.发展水产养殖20、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A.季节分配均匀B.北多南少C.夏秋多,冬春少D.高原多平原少21、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22、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利于农业生产,但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发生害灾()。A.水灾B.旱灾C.水旱D.台风23、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与西半球B.北半球与东半球C.南半球与西半球D.南半球与东半球24、中南半岛的主要大河,源头在我国境内,流入太平洋的是()红河湄公河B.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C.湄公河湄南河D.红河怒江25、读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下图为经纬网地图。分析图中字母的位置,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A、B两地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__地。(3)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____方向。(4)在图中用“·”表示40°N、60°E,并标注D字母。(5)C地属于_________(中、高、低)纬度,_________(有、无)太阳直射,_________(有、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_________(大、小)。2、左图示意湖北省某村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