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健康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1、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都包括哪些内容?核心内容是什么?其重点是什么?优质服务的内容涉及婚姻、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内容是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重点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2、免费发放避孕药具的对象是哪些人?常住人口,即本市户籍人口及外来流动人口中具有暂住证并且居住半年以上者。3、什么是避孕药具知情选择?是指育龄群众在药具管理员的科学指导下,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及避孕药具品种、性能、供应发放渠道,并根据自身生理、生活方式,自主地选择适合于自身的药具避孕方法。4、左炔诺孕酮炔雌醚是长效药还是短效药,初次服用时,从月经来潮的第几天和第几天各服一片?是长效药,从月经来潮的第5天和第25天各服一片。5、使用女性避孕药出现闭经如何处理?如服完短效口服避孕药后,停药7天仍不来月经,则应从第7天开始服下一个月的避孕药。停经超过3个月,应停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如服用完长效口服避孕药期间出现闭经,经医生检查排除早孕后,仍可按期服用。如果闭经时间过长或合并其他症状,应停药并改用其他避孕措施,等待月经自然恢复。如3个月仍不恢复应找医生检查。6、45岁以上妇女为什么要停服避孕药?防止引起卵巢早衰。7、避孕药会降低哪些药物的作用?抗凝药、抗糖尿病药、抗高血压药、部分抗焦虑药。8、如何选用合适的男用避孕套?要大小合适,过小感到不舒服,过大可能脱落,我国生产的避孕套分为大、中、小三种,标准宽度分别为55、52、49毫米,初次使用先用中号,如不合适再改用大或小号。质量方面:以薄的、富于弹性的和表面带润滑剂的为好。9、同房后发现避孕套破了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采取紧急避孕法。紧急避孕法目前可采取的有两大类,一类是紧急避孕药物,一类是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10、外用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目前外用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壬苯醇醚。它是一种表面活性剂,通过其药物作用杀死精子,达到避孕效果。11、外用避孕药有哪些禁忌症?对杀精剂和附加剂过敏者、阴道过度松弛、会阴重度撕裂、子宫Ⅱ°以上脱垂者、急性或亚急性宫颈炎、阴道炎患者等。12、哪些人适合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凡已婚育龄妇女,尤其是生过一个孩子的妇女,只要月经规律,生殖系统正常,无全身性严重疾病,自愿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放置。13、什么时间可放置宫内节育器?(1)月经干净后3-7天内;(2)自然流产或者中期引产后已来过一次正常月经的;(3)正常产后42天;(4)剖宫产后6个月。14、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应注意哪些事项?(1)放置后半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2)一周内不做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3)放置后1、3、6个月各复查一次,以后每年检查1-2次。15、妇女绝经期是否将节育环取出?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迅速减少,生殖器官逐渐萎缩,子宫变小,子宫肌肉变薄、变脆。由于节育环的大小固定不变,子宫缩小后,节育环就会嵌入子宫壁内,可引起出血,如果节育环被挤入盆腔或腹腔,就会出现感染和腹痛,所以,妇女绝经后半年左右应及时取出节育环。16、目前我国常用的皮下埋植剂适合哪些人使用?(1)年龄40岁以下,体重在70公斤以内的已婚健康妇女。(2)宫内节育器脱落或多次带器受孕妇女、生殖道畸形或各种原因不适宜放置宫内节育器者。(3)对服用各种雌激素避孕药有禁忌症者。17、什么叫紧急避孕?在未采取避孕措施下的同房或避孕措施失败后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药物,或5天内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以避免妊娠的补救措施称为紧急避孕。18、哺乳期妇女可采用哪些避孕方法?输卵管结扎术;产后42天可放置宫内节育器;3个月1次的普维拉和狄波盖斯通长效避孕针;避孕套;外用避孕药膜。19、更年期妇女如何避孕?更年期妇女如原来已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可继续使用到绝经后半年到1年再取出。未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可选择外用避孕药膜和避孕套等,不宜采用口服或注射避孕药。20、决定不再生育的夫妇如何避孕?决定不再生育的夫妇或因身体情况不宜生育的夫妇可选用宫内节育器或皮下埋植剂也可选择男性或女性节育术。21、从事强体力劳动的妇女(如挑担、扛包等负重作业)如何避孕?对于从事强体力劳动的妇女,特别是挑担、扛包等负重作业,弯腰、下蹲等腰腹部活动幅度较大或承重压较大的作业,宫内节育器引起出血、疼痛的副作用发生率较高,可选用口服避孕片、避孕针、皮下埋植剂(一孩夫妇),或男、女节育术(二孩或二孩以上妇女)避孕。22、什么是生殖健康?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适。主要包括安全、满意、负责任的性生活、生育调节、母婴保健、优生优育、防治性病、艾滋病等多方面内容。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