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寒假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23年全国寒假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的一种交际工具。为了让您在写信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年全国寒假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3年全国寒假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您好!寒假将至,我们即将迎来春节。期望新的一年带给大家更多的祥和与喜庆,在此,我们预祝各位家长春节愉快,阖家幸福!为了让您的子女度过一个安全、礼貌、充实、愉快而有好处的假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我们期望家长继续支持配合学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合理安排假期学习、生活:1、要求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每一天安排必须时间阅读健康的课外书籍,复习和预习功课。养成早睡早起,用心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2、教育、指导孩子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及各学科教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对期末考试进行全面分析,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以便在新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3、督促孩子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潜力和独立意识。4、密切与学校或班主任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5、指导孩子用心参与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社会职责感,强化团队意识、协作互助精神。更好地培养孩子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潜力。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假期中,学生自由活动时间较多,期望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管理,了解他们的活动状况,共同做好假期中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在假期中,您需要提醒孩子: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名人名言)不进入营业性网吧、KTV等不适合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影响。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远离毒品,珍爱生命。2、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今年雨雪天气较多,提醒孩子注意防滑、防摔。3、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注意防骗防盗防火,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玩危险的物品,注意用电安全等。4、注意饮食安全。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三、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孩子遇到困难时多帮忙鼓励,多关注孩子每个生活细节,发现不良的苗头,必须要高度重视,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温馨提示:1.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定于20xx年1月26日放假,于20xx年2月18日上午8:30分返校报到,20xx年2月21日正式上课。2、下学期开学以后,请家长继续督促孩子严格遵守校纪,不要把手机、MP3、MP4等“违禁品”带到学校。3、为了加强管理,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学校一贯要求学生穿校服入校,请家长注意督促,如校服破损或不合身,请及时补订。恭祝:春节愉快!家庭幸福!2023年全国寒假致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尊敬的家长:您好!20xx年春节即将来临,寒假生活即将开始了。首先感谢各位家长本学期对我校教学工作的支持,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健康、祥和”的假期,请您协助孩子安排好假期生活。一、放假及开学时间。按教育局相关文件20xx年1月27日—20xx年2月23(农历腊月18—正月16)20xx年2月24日(正月17日上午8:00)准时到校。二、请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1.请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规,注意行路安全、骑车安全,牢记“马路似虎口,安全每一步”,防止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小学生未达法定年龄,不得擅自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在公路上或大路上行驶。2.提醒孩子注意居家安全,特别是单独在家的时候,务必严格规范燃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和火、电的使用,防止液化气爆炸、中毒、触电、和火灾等事故发生。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通风,避免让孩子前往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如发现流感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4.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暴饮暴食,不食不洁食物。不买过期、变质食物和“三无”产品。5.放假期间,严禁孩子燃放烟花爆竹,以防事故的发生。6.严禁学生私自或结伴到江、河、湖、海、池塘、蓄水池玩耍溜冰,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三、加强法制教育,过一个文明的假期要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孩子远离营业性网吧等不安全场所;教育孩子文明上网,坚决拒绝色情、反动、恐怖等不健康网站;严谨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严禁孩子吸烟、饮酒、赌博,严禁孩子接触毒品;教育孩子不与不良人员来往;增强孩子防盗、防骗意识。一个月的寒假生活稍纵即逝,您的孩子的假期生活离不开您的指导、教育和督促。请多关注您子女的学习、生活,与他们多交流,正确引导孩子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