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变化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变化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变化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变化分析的中期报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对于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开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特征变化分析的研究,并在2021年发布了中期报告。1.梅雨季节开始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开始时间呈现出早期化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梅雨开始时间较晚的时期,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梅雨开始时间呈现出了不断提前的趋势,平均提前了4.2天。2.梅雨季节结束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结束时间呈现出延后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梅雨结束时间较早的时期,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梅雨结束时间呈现出了不断延后的趋势,平均延后了2.3天。3.梅雨季节长度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长度呈现出短期内先增后减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梅雨季节长度最短的时期,而自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梅雨季节长度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平均增加了6.5天。但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梅雨季节长度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缩短了6.3天。4.梅雨季节总降水量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总降水量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梅雨季节总降水量较少的时期,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梅雨季节总降水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平均增加了15.5毫米。但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梅雨季节总降水量呈现出缓慢的减少趋势。总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特征呈现出了多变的趋势,但大部分指标都显示出与全球变暖相关的趋势,如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延后、季节长度增加和总降水量增加等。这些变化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农业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