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高级教师个人工作述职报告精品多篇【导读】小学高级教师个人工作述职报告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教学工作篇一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学校的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就应是日常教学,而品德学科的教学又是更为有效的教育途径,它其与他科目的不同在于它并不能仅仅透过知识传授获得,而更就应“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多年来,我一向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参加各级各类的赛课均获奖,还多次承担了市、区品德学科的公开教学工作,潜心于品德学科的课题研究工作,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构成了富有特色的、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我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善于运用灵活的方法将品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玩之中,促使学生高尚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德育教育开拓了又一片自由、广泛的空间。充分挖掘品德学科的各类资源,发挥教育的功能,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在我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了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加强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我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聘请了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请他们利用节假日、放学后、纪念日等时间,给孩子做讲座、谈感受,或者和孩子一齐参加社区活动,在学习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尤其是对那些道德品质相对落后的孩子而言,更是如同一场场及时雨,净化了孩子幼小的心灵。2、深入研究大胆创新经区教研室的推荐,我很有幸地成为镇江市品德学科中心组的骨干成员,定期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与品德学科的专家零距离的接触,走进品德教学名师的课堂,同行之间应对面地对话交流等等,这一切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既提升了我的理论水平,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潜力,让我在品德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看得更多,走得更远。多年来,我还一向担任学校品德学科的教研组长,组织开展学校这一学科的教研工作。作为学科教研组长,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组织该学科的老师开展教研工作,并坚持在第一时间内把自己了解到的、学习到的最新专业理论和教研动态传递给本教研组的老师,和大家一齐用心开展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齐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以来,作为课题组长,我主持了学校品德学科课题——《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并与2006年5月顺利结题,积累了超多的研究资料和实践经验;参加了由镇江市教研室组织开展的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是课题组的骨干成员目前正主持学校品德学科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3、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品德学科的骨干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用心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用心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在我的指导和帮忙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学科的主力军。四、工作业绩1、个人荣誉市义务教育教材选用委员会委员市品德学科中心组骨干成员区政府嘉奖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先进个人区青年骨干教师区品德学科基地研究员校品德学科教研组长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校师德标兵校优秀教师2、课堂教学《我爱爷爷奶奶》——获全国品德学科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爷爷奶奶好》——参加市优质课的展示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区级研究课《思想家孔子》——区级调研课《祝你生日快乐》——区级观摩课《我爱爷爷奶奶》——区级录像课观摩《平安回家》——区级教学研讨课3、指导青年教师指导张志霞老师参加市品德学科“新秀杯”评课获三等奖指导袁萃老师参加区品生、品社赛课获一等奖指导蔡红玉老师参加区品生赛课获二等奖4、课题研究参与全国“十五”教育教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分课题“小学综合课程教学的开发与实验的研究,主持学校子课题——《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担任课题组组长,此课题已于2006年5月顺利结题参加省级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是课题组的骨干成员,此课题正在进行中主持学校品德学科市级课题——《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此课题正在进行中5、论文、案例获奖和发表状况(1)论文《捕捉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节外生枝”》——获中央教科所论文评选二等奖《课堂与生活》——获中央教科所论文评选二等奖《“节外生枝”也精彩》——获省“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体验教育——思品教学中的新理念》——获市论文评选三等奖《让艺术走进品德教学的课堂》——获区论文评选一等奖《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获区论文评选三等奖(2)案例《家里的烦心事》——获省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一等奖《家里的烦心事》——获市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一等奖《规则是怎样来的》——获市案例评选三